【本報訊】香港大學的專家指出,某些在危急時能大派用場的藥物,因為專利權已完結,藥廠無利可圖,不再向衞生署申請註冊而變成「孤兒藥」,當中包括可治療「天下無敵惡菌」的抗生素;醫生要用,一是鋌而走險,偷偷從外地帶貨,又或自己擔當香港代理商;有公立醫院要透過特別渠道大批入貨,供其他醫生借用。 記者:張嘉雯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副總監何栢良指,現時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殺滅阿米巴變形蟲孢子的藥物(DiloxanideFuroate)、可治療「天下無敵惡菌」的抗生素「硫酸多黏菌素(Polymyxin)」針劑及「奎奴普汀(Synercin)」均沒有在港註冊。他解釋,硫酸多黏菌素可「收拾」假單孢菌和無動力桿菌兩種抗藥性強、重病病人容易感染的惡菌,奎奴普汀則可治療抗萬古霉素腸球菌。
撲藥費時延誤治療
「有私家醫生睇到個症但係開唔到藥,打嚟問我點算。」何栢良指,現時醫生可因應病人的特殊情況,申請使用非註冊藥物,但只可以供該病人使用,「我哋醫院就會買多少少儲埋,到下個病人嚟嘅時候可以用,如果無病人就無辦法買。」他擔心有病人會因此延誤治療,「病人唔知自己有咩病,唔會識得揀間有藥嘅醫院睇醫生,醫生亦變咗要花好多時間撲藥,呢啲時間攞嚟睇病人仲好啦!」
他又指,阿米巴痢疾屬需呈報疾病,可以引起大規模爆發,過往曾有人死於此病,質疑現時已註冊藥物效用未夠徹底,「𠵱家註冊咗嘅藥,好似Metronidazole係可以用嚟醫首階段嘅感染,但如果唔用DiloxanideFuroate嚟清除變形蟲嘅孢子,病人可能會翻發。」他希望衞生署可以改變制度,方便醫生用藥。
少數非法上網購藥
據了解,有少數醫生會非法上網購藥或走私水貨回港,也有醫生申請作藥物的香港代理,再以代理的身份向衞生署申請註冊。
旅遊傳染病專家鍾世文醫生指,專門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較其他藥物更快見效,但因為該藥的專利期已過,沒有藥廠願意生產及向衞生署提出註冊,「病人可能要等一天才有藥物,但患上瘧疾,三小時內病情可以惡化。」
衞生署表示,所有藥物包括處方藥及非處方藥皆要向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申請註冊後,方可在巿面發售;如藥物在本港製造,則由製藥商申請註冊,如藥物在本港以外地方製造,則需由入口商或代理商申請註冊。個別病人若有需要使用某種未經註冊的藥物,可以向藥廠獲得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