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轉持現金等撈底

實戰理論:轉持現金等撈底

港股昨日急跌,其實有迹可尋,筆者早已多番提及,升市的表面只是假象,背後卻內藏玄機。前日大市再創新高,成交大增至359億元,但指數卻低收,已是見頂的先兆。窩輪成交升破100億,call-put比率九比一,又是另一個見頂訊號。再配合早前數日筆者指出的期指高低水變化,其實市場已給予大家足夠的訊號,關鍵只在於大家能否抽離升市的表象,做到客觀分析。
國壽(2628)前日見頂迹象就更加明顯,又一次低收大成交,國壽輪成交更多至25億元,佔窩輪總成交四分之一。讀者們應留意筆者上述之訊號,通常用作摸頂撈底是十分準確的。
港股水浸?水浸眼眉罷!觀乎外圍市況,早於上周已向淡,港股不跌或者微跌,大家就以為是資金充裕,有點兒是為解釋而解釋罷!難道泰國流入的資金突然走晒?抑或驚陳良宇事件而回流泰國(?)。中國捉貪官,基本上每隔一段日子便出現,大家又何用驚慌?更遑論是昨日跌市的主因。

昨日大跌只是頭盤

其實近期港股的着眼點應放在美國經濟狀況方面,特別是當地樓市的着陸情況。美國樓價最近錄得十年來首次跌幅,新屋動工亦創近年新低,樓市泡沫會否爆破,確實事關重大。美國政府當然會關注問題的嚴重性,皆因樓價起跌會對美國國民產生財富效應,從而影響消費力。故此,近期有關美國樓市向淡的數據,將影響資金對美股前景的評估,從而令美股受壓。
港股處於6年新高水平,並不算低位,遇着不利的外圍因素,出現回吐壓力實屬正常。在周四期指結算前,大市未必會大跌,相信恒指16900點應有支持。但10月份之大方向,還要有待期指轉倉活動完成後,看清大戶的部署後,才可作出估計。昨日的跌市可能只是頭盤,真正的主菜還未出爐,筆者建議的減磅策略又一次奏效。
近期上市的新股大都是先放煙花一天,跟着便大插,應驗了筆者的預期。筆者近期皆建議大家,假若抽到新股都要在上市當天即時沽售。記着,抽新股的目的是博短炒,要短炒就要嚴守紀律,不要貪。通常買新股萬一受縛,可能要捱3-6個月的,上一輪新股熱潮的港口股就是一例。現時的策略很明顯,先減磅,留有現金等跌市,跌夠之後才買貨。何時跌夠?留意筆者之分析。
沈振盈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