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炒家充斥才是急跌真相

英之見:炒家充斥才是急跌真相

港股逆轉,真的在極短時間內跌二三百點。衍生工具太旺盛,短期升跌單邊進行是十分正常,以往港股運作模式也會如此,大部份日子悶到發慌,偶爾有幾日出現突破,來去如風。所以作戰的策略要配合,最好是分注進行,部份主動出擊,不等待市場見頂或見底,另一部份就等待市況確認,只得一注資金買獨贏的話,則要有極佳的心理質素及技巧。
港股兩大指數的參考性不高,恒指=中移動(941)指數,H股指數=國壽(2628)指數。而兩大股累積升幅大,勢頭不對,大批人並不介意「賤價」追沽,在15元及53元以上仍是大把利潤。另一道沽壓,則來自窩輪及期指相關的止蝕盤,炒這些工具只爭朝夕,沒有甚麼防守的空間,加上止蝕沽盤有滾雪球效應,市況愈跌止蝕盤愈多。至於配股的傳聞,不外是當市況跌得急,一般人拿來作解釋的藉口,可信性並不高。

跌市屬正常調整

所以炒股票的確不容易,當市升氣勢如虹,人人都是股神,意氣風發,但富貴可以如浮雲,一個午市就財富大轉移。今次只不過是一個短期正常調整,但下一次股災,肯定逃走的時候更亂更狼狽,現今對沖基金實在太多,個個買家都是短炒,欠缺承擔,可以想像那時候互相踐踏的混亂情況。
食得鹹魚抵得渴,明白及尊重風險,偶有損手並不是問題,可以照樣去賭,但在注碼上則要小心,不能過份投入。而另一個選擇則是作為投資者,用拼輸來打的精神,相信股票的價值去長揸。好像筆者近兩天便縮入一些防守性比較強的股份,已經吃了很大的眼前虧,但既然生意以至派息都沒有問題,便不妨耐性持有,指數再跌,也不會動搖對後市的信心。
指數走勢已不明朗,港股是自己特別差,外圍未算弱,期指最好炒的一段暫時已過去,不過股份方面,相信仍有可博之道,不用被這兩天的勢頭嚇窒。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