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這座大米倉 - 陶傑

社保基金這座大米倉 - 陶傑

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棄官接受檢查,中國百姓歡呼「打大老虎」。不論是否出於權力鬥爭所需,「胡溫新政」發功,企圖解決貪腐危機,總不是一件壞事。外交部發言人稱:要提出「治本」方法。但中國官場貪腐成為「結構性問題」,一無反對黨議會,二無新聞監督,官官相衞,又如何有「治本」之法,令人相當疑惑。
尤其是上海陳案,已經不是一般的圈地貸款、工程上馬、非法回扣等「一般性貪腐」,而是動用「社保基金」。「社保」不同圈地,是中國政府為拉近「貧富懸殊」仿效西方福利社會設立的社會公積金保險基金,由民間的工資月扣集積,是老百姓老來的衣食血汗保障錢。社保基金一旦成為全國制度,則現金滾存可數以千億計。就像香港的外滙儲備,必須適度投資滾存盈利,才可以支付國民退休老病所需。
社保基金變成了一座「積穀防飢」的大米倉,如果開在貪官的老鼠群中,誰有權動用,誰有權投資,投資的風險管理,其中的盈虧操控,環環相扣,比起圈地貸款,所提供的貪腐空間,更為錯綜複雜。
社保基金可以任意「挪用」,在國內炒股票,在華東炒房地產,一切都可以打着「民眾利益」的旗號。在投資與「回報」之間,手握金權的貪官,就可以有無數的眼色和暗號,可以與各地的「市場」人士交流,把社保基金翻雲覆雨,坐地分肥,甚或七除八扣,製造假帳。出了事,兩手一攤,聲稱「投資總會有風險」,把責任推得一亁二淨。查得了上海一案,如何追查全國各地的米倉漏洞和群鼠夜宴?

設立了社保基金,又不能原封不動擱在銀行,否則國家最終蒙受損失。另一個辦法是委託歐美的基金管理機構,在全球均衡投資,但以中國對「外國勢力」的疑心,絕不會把金錢擱在紐約倫敦的帳戶。在可見的將來,社保基金滾存日豐,招來的老鼠也愈來愈饞,在內部消費市場,「塘水滾塘魚」,以中國今日的金融和房地產市場機制之遠遠未達「國際水準」,社保基金的前景,可謂「凍過水」。「挪用社保基金」,如果沒有後台,即為「非法挪用侵吞」,有後台,在帳目上施點手腳,即可變成「投資失利,新生事物,還在摸索,交了點學費」,「檢討」過關。
英國前報業大亨麥士維,侵吞鏡報集團員工公積金,在賭場輸光,最後神秘墜海,一死了事,可見侵吞平民血汗錢是何等寃孽。但對於中國,此一危機如何能「治本」?動了一個陳良宇,還有無數張良宇,他們都有張良的計謀,足以瞞天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