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港傳媒一向自稱公信第一、不偏不倚,卻有一個死穴,每當觸及便會不由自主地雙重標準起來。這個死穴便是回教。
好像今年初,丹麥報章刊登了12幅漫畫,諷刺回教先知穆罕默德,不少報章批評是「濫用言論自由」和「挑起宗教仇恨」。最近,教宗本篤十六世引述十四世紀一位拜占庭國王的說話,帶出一段中世紀回教「以劍傳教」的歷史,又馬上被本地的報章批評是誤解了回教和製造新矛盾。
可是,當主角換了是耶穌基督,情況便完全兩樣。《達文西密碼》小說和電影指耶穌基督其實曾與被視為妓女的抹大拉結婚生子,結果風魔全球,有民意調查更顯示,小說出版後有高達一成三美國人和一成七加拿大人信有其事,但相同的華文報章,卻認為這小說「冒犯性不算嚴重」和「沒有挑釁宗教的意圖」。
傳媒之所以有兩樣嘴臉,原因可能在於:穆罕默德漫畫刊登後,即有極端回教徒上街暴動、殺人放火,造成全球至少130多人死亡;而教宗引述「以劍傳教」的典故後,亦馬上有修女被殺、教堂被焚。相反,《達文西密碼》雖也被教會人士嚴厲批評,卻從沒有聽過有教徒因此而大開殺戒。
筆者不是剛剛昨天才出生,不會幼稚到認為但凡回教徒都是邪惡,看不慣的是很多傳媒當報道涉及回教時,便好像即時從心裏發抖出來,把甚麼「公信第一、不偏不倚」的原則,通通拋諸腦後。
黃牛
http://hkmediabuster.blogspot.com/
編按:逢星期一、三、五,本報將邀請三名熱門blogger寫blog,並率先在網聞版發表,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