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群百人潮退開工 救生員:浸死無人知<br>黃金泳灘變長者挖蜆樂園

聯群百人潮退開工 救生員:浸死無人知
黃金泳灘變長者挖蜆樂園

【本報訊】本港市民近年愛帶子女到海邊拾蜆取樂,專業拾蜆一族卻加入搶蜆行列,一群長者近日闖入屯門黃金泳灘大肆搜刮沙蜆到市場出售,不過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從沒根據法例檢控有關人士的違規活動。有海洋環境保護專家提醒市民,屯門及荃灣的泳灘的水質為全港最差,食用採拾得來的沙蜆,可能引致嚴重的腸道疾病。 記者:林社炳

每逢假日不少市民帶同子女到屯門黃金泳灘嬉水,偶爾在潮退時拾蜆為樂。有經常到黃金泳灘的市民,不滿有專業拾蜆一族採蜆,更由最初在泳灘範圍外採拾轉移闖入泳灘範圍,利用工具翻起海床沙石,採拾埋在沙堆中的沙蜆。有市民更曾目擊逾百人算準潮退時間,在泳灘撈捕沙蜆,把原來被海沙覆蓋的石頭翻出來,容易傷及泳客足踝。

黃金泳灘水質一般

有泳灘救生員不諱言,拾蜆一族主要是長者,大部份把沙蜆拿到附近街市出售。過去泳灘方面曾多次勸喻他們離開,但待救生員下午6時下班後,他們又走到泳灘「開工」。他們說,「睇見佢哋咁危險,過晒心口水摸蜆。如果遇溺,我哋收晒工,浸死都無人知。」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泳灘水質報告,黃金泳灘的水質由今年3月中的良好轉為一般,6月中再進一步轉為欠佳,現時列為一般;荃灣區八個公眾泳灘之中,七個因水質不佳而全年關閉。近日連場暴雨,環保署勸喻市民,大雨期間及過後很多泳灘的水質會更差,泳客應避免在風暴或大雨後三天內游泳。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海洋環境保護主任朱炳盛指出,黃金泳灘是人工鋪設而成,沒有太大生態價值,但水質不太乾淨,市民採得的沙蜆,無論是自用或出售,食用後可能會有損健康。
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屯門一帶的泳灘水質欠佳,加上蜆是濾食性生物,腸道會積累大量污染物,吃下不潔的蜆肉,後果相當危險。他指出,海水內含有人或其他動物的糞便,可傳播大腸桿菌、諾沃克病毒、肝炎病菌、霍亂菌、融血性弧菌等。「如果煮唔熟就食,好可能會吸收到好多病菌」,即使將徹底煮熟,也會吸收到受工業污染的重金屬物質。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任何人士如對泳灘其他人士造成危害、妨礙、不便或煩擾;又或令泳灘受到破壞,該署可根據《泳灘規例》檢控不聽勸喻的人士。該署職員察覺到有人在黃金泳灘拾蜆,但暫時沒接獲投訴。
食物環境衞生署回應說,經常抽取市面出售的海產化驗,暫時沒接獲投訴屯門新墟、三聖和置樂街市,有人出售有問題海產。

蜆積累大量污染物

其實,不少市民都愛在海邊摸蜆大快朵頤,網民親子王國網民健朗媽咪說:「如果下午五點幾,又撞正水退,(屯門)三聖嗰邊個沙灘仲有得摸蜆…啲蜆仲好肥好好味,好過魚檔買嗰啲。」迷你論壇的網友runrunbunny則推介另一摸蜆熱點:「有一日行過CLEARWATERBAY(清水灣),見到有幾個人拾到好多(蜆)!有兩大袋!」

勞永樂表示,蜆是濾食性生物,腸道會積累大量污染物,吃下不潔的蜆肉,後果嚴重。

蘇嬸拿着自製摸蜆工具,為了每斤只賣得9元的沙蜆,不惜冒險到黃金泳灘摸蜆賣錢。

市民意見--長者搵兩餐
黃太:「老人家挖沙蜆搵兩餐,只要唔影響其他泳客,唔使大驚小怪。」

市民意見--梅窩仲多人
周先生:「黃金泳灘挖沙蜆嘅人唔算多,大嶼山梅窩水退時咪仲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