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宣布,將會派代表出戰明年的特首選舉。大熱人選梁家傑,被問到會否出選時,一臉不在乎的回答:如果有黨員提名,我不會迴避。
還以為聽錯了。「不迴避」?人家向你擲糞,你可以不迴避。有人深夜射箭入你家,箭上穿了一封挑戰書,邀請你在月圓之夜上山單挑,你可以不迴避。志同道合的黨兄弟姊妹推舉你出戰,理應是一種光榮,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說成「不迴避」?
出選特首令人提不起勁,也不難理解。非大會指定的候選人,取得最低消費的一百票也困難重重,一旦出選,卻連決賽的門檻也跨不過,確實令人沮喪。
當然,梁家傑未必不情願打沒有勝算的仗,可能只是謙讓之辭。問題是,梁大狀如此的言論,對現時的公民黨來說,似乎是弊大於利。兩年前的立法會選舉,幾位大狀一同報捷,一來是廿三條事件中,大狀「彰顯公義」的形象討好,剛配合當時的民意和形勢。二來是民主黨積弱,幾位大狀有如泛民中的一股清流,令人期望會帶來一番新氣象。三來是大狀的形象專業,加上余的笑容、湯的結他、梁的誠懇,結果成為中產的吸票機。
新鮮出爐,市民會給你一段蜜月期。但蜜月期過後,就會開始留意你言行上的不足。對於幾位大狀,市民最大的疑問,是到底形象以外,辦事能力如何?會否太過錫身?會否眼高手低?會否強於空談、弱於行動?是否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之輩?當年民主黨借民運起竿,統領民主派十多年,表現卻每下愈況,內部不和、醜聞不斷、組織力弱,後期予人一盤散沙之感。幾位大狀會否是民主黨的翻版?
觀乎近年的表現,未教市民樂觀。尤其是組黨一事,拖拖拉拉、千呼萬喚才成立公民黨,令人質疑他們的投入,甚至不少人斷言,公民黨是流星黨,一閃即逝,不會捱得長久。你推我讓式的「不迴避」言論,只會加深公眾的疑慮,加速公民黨的衰敗。
不要只顧埋怨小圈子制度,把所有的問題推卸給遊戲規則了。大家心知肚明,要是明年有特首普選,公民黨內也沒有人夠實力擊敗曾蔭權。選民在票箱面前,來到真正要決定的時候,強政勵治無論有多少不善,也比優柔寡斷吸引。當年克里敗於把美國捲入不受歡迎戰爭的小布殊,今日台灣馬英九越近大選卻越聲勢滑落,道理一樣。
要踢走市民的疑慮,今次特首選舉,正好是一個好機會。反正大家沒有期望,使公民黨沒有心理包袱,反而可以集中精力,向市民推銷其政治理念。用心把黨內的預選搞好,一展組織能力,甚至讓候選人來個公開辯論。更進取一點,可以搞個給全港預選,所有市民,不分黨派,皆可參與。然後仿效伊拉克,不記名不記身份證號碼,只以耐久墨水打手指模,拇指或中指皆可。投了票的市民,人人一隻紫色手指頭,就像當年的七一黑衣,在街上彼此眼神相認,一切盡在不言中。
別人可以設定對你不利的遊戲規則,卻控制不了你的態度和行動。來吧,積極點,打一場漂亮的,來一次面對逆境的港式精神示範。輸不緊要,只要輸得漂亮,市民會記在心裏,下屆立法會選舉、第一屆特首普選之日,就是收成之時。
公民黨,今屆特首小圈子選舉,你也可以是大贏家,如果你有心的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