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婦攜自製用具摸蜆

七旬婦攜自製用具摸蜆

年屆70歲的蘇嬸,用牛仔布縫製了一對布鞋、拿發泡膠自製了個救生圈、找來個泥耙加上魚網,這些全是她拾蜆生財工具。她坐在黃金泳灘救生員的瞭望台下,看着日落西山的海浪湧上沙灘,「今日嘅海水漲得好快,救生員仲唔收工,就冇乜幾多時間摸蜆。」

新墟擺檔每斤9元

話說沒完,幾個躲在樹叢的老婦,帶着自製的撈捕器具走到水深及胸的波浪裏,載浮載沉,使勁地挖掘有如寶藏的沙蜆。
不少周末假期到黃金泳灘嬉水漫步的市民,看得目瞪口呆。蘇嬸說,「有時會跟大隊,喺小欖至青山灣附近沙灘摸蜆。運氣好嘅話,摸到十斤八斤,就算唔錯。」
2004年英國北部莫克姆灣發生23名拾蜆工人因潮漲遇溺死亡,蘇嬸說,「冇聽過咁嘅事,只知道我摸到嘅沙蜆,喺屯門新墟擺檔,每斤賣得九蚊。酒樓賣畀你哋食,轉手收你20幾蚊斤。」
端坐在黃金泳灘的何伯,幾乎每天都到黃金沙灘游晨泳。他說:「每日都會落水,摸番幾斤沙蜆返屋企,加啲辣椒、葱頭、小小鹽,炒嚟送啤酒。」
他語帶怨氣,指有青山灣漁民曾派船運來人員和大型工具,逾百人搜刮黃金泳灘的沙蜆,才會惹來市民不滿。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