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主義,說的是金錢至高無上,做每件事也是以錢為依歸。建一間金屋又是拜金嗎?買黃金為霎眼的炫耀感外,它的價值何在?說不清,想不通,買名牌或是買黃金還有分別嗎?新鮮熱辣7千呎金屋座落土瓜灣,為趕黃金周還是更原始的拜金心態作祟?前往朝拜時不妨思考黃金何以值得眾人為之瘋狂。
記者:梁俊鵬 攝影:譚盈傑、梁俊鵬
模特兒:Brad、Miu、Ceci@TheGroup
馬列主義 黃金廁冇地位
金屋是金至尊金廁所的延伸,而金廁所的構思是從馬列主義引發出來,列寧指出社會主義的理想是建立一個烏托邦,屆時社會資源平均分配,黃金就再沒地位,黃金就可以用來建廁所。可是資本主義仍是主流哲學,烏托邦的理想達不到,黃金的保值特性仍在,還悄悄的升值了。據估計,兩年後金價上升,金屋的價值將升近一倍,而金至尊旗下的金廁所、金風車、金黃大仙及金觀音等等早已升上神枱價。究竟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還是利用資本主義撈一筆?
追捧源自金本位
打開中學化學課本,黃金只是百多種元素之中的一種,擁有一般金屬的特性,其閃亮的外觀卻賦予它一般金屬沒有的地位。黃金的身價於17世紀由英國為其訂定,英國當時乃世界上的強國,它採用以黃金作結算系統的「金本位」系統,即以黃金存量決定貨幣的價值,引來各國爭相仿效。黃金因而受人追捧。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金本位」系統崩潰,黃金並沒有由「貴金屬」降格成「廢金屬」,依靠的是多個世紀經營回來的貴格地位。
教授話:邊只自由行,全世界都愛金!
印象中,內地遊客特別愛金,不時也會見到旅行社帶整團遊客到紅磡區買金。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張瑞威就反對這個看法:「沒有一個地方的人不喜歡金。」
黃金保值是媽媽自小灌輸的知識,張瑞威亦認同此看法:「假如我是內地人,又有一百萬的話,絕不會只儲起人民幣,反而用來買金比較穩陣。」他又提到香港比較多投資的渠道,可能就是比較少港人買大量黃金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就是香港買金方便,故吸引內地遊客來購買:「縱使一個遊客買很多黃金,未必是他一人的消費,就好像買藥油一樣,他們買大量回鄉,可以是派街坊,也可能是別人託他買。」
張瑞威指,令港人產生「中國人特別愛金」這個錯覺的原因是中國國內貴金屬礦藏不多,尤其以黃金更是罕見,所以中國人更看重黃金的價值。十九世紀前,中國主要還是以銅、銀作主要貨幣,中國人黃金來源多數是與印度、阿拉伯等外商交易中獲得。
大比拼 新屎坑唔及舊嘅香
總評:可能金屋重點不在廁所,所以反不比舊有的金廁所有賣點,俗語都有話新屎坑三日香咋,舊金廁以3勝1和1負撼贏新金廁。
全城拜金
MV要玩金
周啓邦夫婦出名愛金,其家居由外牆至浴室用具都髹上了金色,都稱得上是金屋!今年Twins拍攝賀年歌《夢想黃金屋》的MV時,亦借用周啓邦家居拍攝,夫妻並友情客串演出。
百萬戲服「燦」死敵人
張藝謀執導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一聽就知道以金盔甲掛帥。電影中周潤發飾演皇帝,穿的龍袍分成內衣和外披兩件,龍袍上繡了18K金線,內衣價值約60萬港元,外披則價值約65萬元。
電影中另一主角周杰倫的將軍盔甲亦絕不馬虎,用18K金打造,頭盔、外披也有金色雕刻花紋,至於手持的大刀亦鑲嵌了金色花紋。
白金LV盛惠120萬
法國名牌LouisVuitton於6月初在東京表參道店展出秋冬手袋系列,展出全球只有一個的白金monogram花圖案clutchbag,由於全個以人手製造,售價高達120萬。此手袋現存放於巴黎LV博物館,有錢闊太可能都會訂做一個全金LV,虛榮一下。
潮流都要玩鑊金
踏入秋冬季,金色仍受時裝人吹捧。金色高跟鞋、金色belt等配件實屬大熱配搭。外國與日本雜誌都煲今年金色妝容必定hit爆。就連手提電話,都大玩金色,大家都不用怕浮誇,即管金一金吧!
街訪:愛金但唔buy金屋
余先生:買樓好過
住正金屋樓上的余先生帶同女兒來湊熱鬧,但他坦言吸引他下來的並不是金屋,而是剪綵嘉賓李嘉欣。他認為金屋只為宣傳作用,實用性不高,提到住一晚要20萬,他說:「不如用來買樓!」
Helen:結婚俗氣
「對金飾不反感,但自己都比較少買金飾。」Helen說自己將來結婚也不會考慮在金屋中舉行婚禮,黃金比較俗氣,襯上婚紗不好看。
Amy:怕招賊人
「女人都愛黃金。」但她表明即使有錢都不會建金屋,她覺得這樣高調反而會招惹更多賊人。
敖小姐:擲萬元買金
來自上海的敖小姐第三次來港遊覽,早前已參觀過金廁所。敖小姐顯然對金器特別喜愛,每次來港都會花萬多元買金器,她覺得金屋的構思很特別,住在入面十分有貴氣。
謝小姐:有氣派
謝小姐透過電視、報紙報道而被吸引到來:「我很喜歡金器,不時也會買一些十二生肖的黃金擺設。」她說感覺到黃金屋的皇宮氣派。
法國文化協會會長GerardHenry:badtaste
「不喜歡黃金擺設,別人藉以showoff,大部份的設計對我來說是badtaste。我估這金屋對內地遊客吸引力較大,對西方人沒太大吸引力。」
參觀手記 食蕉多過記者
金屋全名「瑞士號黃金皇宮」,佔地7千平方呎,樓高17呎,市值5億多元,單是保險額就用了3億多元。保安也相對的嚴密。
採訪時金屋尚未開放予公眾。記者、攝影師加上三位模特兒要進場採訪,都要經過很多人的問三問四來確認身份。要進入金屋,必須由屋內的保安人員打開電鐵閘,待電閘關上,木門才會開啓。幸好各位身材都夠苗條,一行五人加上接待的公關,夾在鐵閘與大門之間(只有一個人闊度),還要分批一次三人才可進入。
進入金屋,除了我們,還有不少外國記者就要在20個保安的「監視」下採訪,據悉,單是保安的開支,每年也要220萬,難怪出現當時「保安多過記者」的情況。拍攝期間,保安多次勸喻:「不要動這,不要動那……」要是真有豪客租住一晚,是否隨屋附送20名盡責保安叔叔呢?
瑞士號黃金皇宮
地址:九龍土瓜灣炮仗街71-77號地下
電話:27600707
入場費:$25
開放時間:每日9:00-17:00
服務:提供即影即有攝影服務;租出作證婚場所;租出作婚紗攝影場地;租住每晚$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