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亂,公認。其中一亂,來自騎摩托車打劫;一人開車,坐在後座的另一人使勁搶去行人路上巴士路旁的市民手袋、公事包、項鏈,不論男女總之容易得手,事成揚長而去;不少被劫者驚魂未定重心不穩橫跌街頭有之,被拖行數米有之;一位相熟的女設計師在虎門被搶,向後跌,猛衝,腦震盪,昏死兩天,睡了醫院六星期,好轉後味覺自此失靈。
中國人偷搶打劫的法子層出不窮,就這項「摩黨」不原創,抄襲自意大利,尤其拿坡里與羅馬情況最激烈;某年,任無綫旅遊節目的編導朋友,大清早甫下飛機,抱着攝錄機街頭取景,摩托車擦身而過,分秒之間價值五十萬的攝錄機消失在條條大路的羅馬上。
廣州政府苦無對策,就是領導出來說省城治安不比內地其他城市特別壞,一語既出,惹來惡罵,諷刺如雪片飛到網上。苦肉計,全城不得出現摩托車,現用駕駛執照二○○七年一月一日到期。
你以為今天內地真的如大家以為及夢想般全民文明,盛世奢華,四通八達?廣州已是少數擁有地鐵,巴士班次甚多的城市,但未能全面照顧廣大地區數眾的乘客,另加塞車情況嚴重,乘搭比的士價錢便宜一半以上的摩托車是上策。一下間,每天乘載起碼十萬人次計算的商業摩托車消失,那交通情況更難堪。
打摩除了方便快捷(當然,肉包鐵飛馳安全意識甚低的路上,交險豈會沒有)也有幾分浪漫;例如秋風吹起的早晨,迎風飛馳路上,再醜陋的城市也不失幾分吸引力。有朋友視打摩作消閒點心,姑媽甲說:「揀個司機精壯靚仔,跳上後座,個心卜卜卜卜跳,問我去邊?心都亂晒,你話去邊就去邊,一百蚊去晒……!」每逢有友打過摩總有人笑着翻炒這個故事搬上枱分享。姑媽們揸緊時間,明年一月一日到期,冇摩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