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覺性低 逾半沒有自我檢查<br>年輕女性乳癌病發急升

警覺性低 逾半沒有自我檢查
年輕女性乳癌病發急升

【本報訊】乳癌不再只是襲擊中年女性。甚至17、18歲的青春少艾也有風險。曾有一名18歲乳癌少女,因誤以為只有年長婦女才會患乳癌,沒及早自我檢查乳房及延誤求診,最終不治逝世。本港年輕女性乳癌病發率10年內更急升六成三,反映乳癌年輕化趨勢,但逾半年輕女子卻沒有定期自我檢查乳房,對乳癌警覺性甚低。 記者:陳沛冰

本港乳癌新症數目,由1993年的1,200人增至2003年的2,106人。每23名女性中,就有一人患乳癌。病發率上升最急速的是20至29歲組別,由1994由每10萬人中有2.7人增至2003年的4.4人,升幅63%,但50至59歲仍是最高危組別,每10萬人中有125人患乳癌。

自恃健康危機意識低

香港乳癌基金會進行的調查,發現有過半數年輕女性對乳癌警覺性甚低。調查在今年7至9月訪問了809名女士。結果發現,有三成人認為女性患乳癌的比率不高,有四成六認為30歲後才需開始定期檢查乳房;有三成二人從未試過自我檢查乳房,有四成三人從未由醫生檢查乳房,當中以18至29歲的年輕女性比率最高,顯示年輕女性最忽略乳房檢查的重要性。
另外,調查也發現年長女性對乳房檢查亦一知半解,有三成人從沒聽過乳房X光造影檢查方法。

應每月自我乳房檢查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兼外科專科醫生張淑儀表示,不少女性自恃健康好而以為不會患乳癌,但本港最年輕的乳癌患者只有17歲,該名少女的母親也患有乳癌,但她卻不以為意,一直沒接受任何檢查,其後發現患有乳癌,幸好腫瘤非常細小,進行手術切除後康復。
不過,另一名18歲少女沒那麼幸運,其祖母雖也曾患乳癌,她卻忽略自己是高危一族,從沒自我檢查乳房,當證實患乳癌是已是第二期,需接受電療、化療及進行手術,但康復後兩年再復發,最終不治。
張淑儀指出,及早發現是乳癌療效的關鍵,若不想哀悼乳房,早來經者、有近親曾患乳癌者,應該每年由醫生檢查乳房一次及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女士應每月進行一次自我乳房檢查,20至40歲則需要每三年由醫生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