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熱愛旅遊,觀光行程層出不窮,遊學團也不斷增加新元素,由以往學習語文為主,發展至現時有製作動畫、企業投資、體操等,滿足家長讓子女體驗非一般生活的願望。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家長注意隨團照顧者的人手比例,及所參加的外地課程能否取得證書等資料。
去廸士尼學動畫
EF語言遊學課程經理吳國傑指出,以往遊學團以學習語言為主,近年推行通識教育,遊學團順勢加入話劇班、足球訓練及野外生活等元素;學聯遊學中心副總幹事鄧菲菲表示,現時家長要求提高,希望子女遊學時「學多啲嘢」,故需加入新的學習行程,「例如去環球片場學特技製作,喺廸士尼學動畫製作,有父母送仔女去新加坡學企業投資,返內地學體操都幾受歡迎。」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支持學生參加遊學團,更說學校主辦是大勢所趨,「學生搭過飛機,見過世面,返嚟成個人都醒啲,大部份都會主動大膽咗,知識層面闊咗,人際關係都好啲。」
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及諮詢部首席主任陳永佳稱,年紀較小的孩子遊學時,家長更須留意隨團照顧者的人手比例,父母應注意遊學團觀光與學習的時間比例,也要了解到外地參加的課程能否取得認可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