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寸金尺土的鬧市中,要找一片青綠園景並不容易。不過,原來每幢樓宇頂層的天台,不但具備化身綠化園景的潛力,天台綠化更有替頂層樓宇降溫的神奇妙效。香港大學地理系進行的天台綠化實驗發現,綠化後的天台有效將樓宇頂層單位的溫度降低達攝氏6度、節省能源,全港廣泛推行更能降低蔓延全球的熱島效應。 記者:蔡建豪
全港大部份樓宇遍布鋪設防水隔熱磚的「光頭」天台,港大地理學講座教授詹志勇於兩個多月前,開始進行一項天台綠化研究,在大學邵仁枚樓天台分別種植韓國草、花生藤及灌木假連翹三種植物,以測溫儀器記錄植物表面日照及反射的溫度,並記錄沒有種植植物的光頭天台溫度作對照實驗。大廈頂層並分別放置溫度計,測試樓頂植物對室內不同地方溫度的差異。
光頭天台高達52℃
研究初步收集的數據顯示,直接被日光照射的光頭天台,最高溫度竟然達到攝氏52度,但植物表面錄得的溫度只有約26度,其中種植假連翹地帶,錄得的溫度明顯低於種植花生藤及韓國草地帶。數據同時顯示,天台種有植物的頂層室溫,較天台沒有綠化的地方,溫度相差達攝氏6度,反映天台綠化有助調低樓宇頂層溫度。
期望政府帶頭推動
詹志勇解釋,灌木的葉子有遮蔭作用,加上植物蒸騰效應,將根部吸取的水份透過葉子蒸發,達到將空氣冷卻的效果,故綠化的天台可達到隔熱效果。天台綠化又有實在的環保效益,樓宇頂層冷氣溫度及馬力可大幅調低,節省電力及能源,植物也大幅減低樓宇排水系統的負擔及延長天台地台的壽命。在全城冷氣開放的今天,排出室外的熱氣令城市愈來愈熱,若在高密度城市善用一直被遺忘的天台空間,勢必減低熱島效應。他期望政府帶頭推動天台綠化,他短期內會爭取在港大圖書館天台試行綠化,並正聯絡即將進行改善工程的中小學,在校舍頂層推行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