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逐步減持以防轉勢

英之見:逐步減持以防轉勢

大手沽銅,被人看準不夠貨,慘敗而回;到大手買天然氣,不夠地方倉儲,被人看準是賭白頭片,亦是慘敗而回。但請恕筆者魯鈍,在上述事件中,用邏輯推論,得出相反的結果應該亦可以,所以很虛心請金手指孫兄賜教,究竟是成王敗寇,抑或交收的確存在奧妙,好讓筆者這個炒商品的初哥,好好的上一課,在日後作戰的時候,可以減少無謂的失誤。
股票和相關的衍生工具,才是筆者維生的麵包和牛油,但近年積極擴闊戰線,連高手如雲的滙市也重作馮婦。第一個理由是金融市場走勢息息相關,要看通股市,先要看通其他市場,而自己的信念是實戰極其重要,雞仔注一張合約的參與,效果已遠勝紙上談兵。第二個理由是股市難食大茶飯,尤其是只是港股的話,市場不夠大,而大注買中型公司過份被動,要看管理層的面色。做人要有雄心壯志,今時今日沒有條件叱咤風雲,只是小小資金在市場左穿右插,草船借箭,但不代表日後也是一樣,首要條件是累積經驗,做好自己的準備,否則機會到來也不能把握。

要做好風險管理

從中國朋友及對沖基金勁輸的事件,可以明白注碼多大,也不夠市場大。價值分析固然重要,風險管理更加重要,亦不能過份自信,以及忽略市場深度的考慮。以他們的注碼,想認錯止蝕也不容易。所以在某個角度看,想在金融市場賺天文數字,難度遠高於建立一盤生意去賺同樣的銀碼。香港年輕人太多想賺快錢,被金融業糖衣外表所迷,其實並不是好事,而且就算是左穿右插,賺的也是辛苦錢,當中的心理折磨根本不好過。建立一門生意,上了軌道後反而是自動波印銀紙。
回說大市,外圍走勢愈來愈不似,但港股指數只看幾大天王,問題仍不太大,稍事整固之後仍是向上,不過來到這個階段,策略上應逐步減持。是看18000以上,卻不宜冒險博賺到盡,一旦逆轉跌勢可能極之急勁。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