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中港兩地的中小企業務佔星展(香港)整體盈利比重超過兩成,該行相信企業銀行佔整體的盈利比重將會愈來愈高,並預期在未來三年間,中小企業務的盈利增長速度能夠繼續保持雙位數字。
【本報訊】星展銀行企業及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聯席總監林劉淑英說,該行中港兩地的企業銀行盈利每年增長均有雙位數字高增長,預期未來3年仍可維持此增長的幅度。
林劉淑英並預期,今年中國貸款的增長幅度有50至60%。由03年進入中國市場開始,星展在中國的貸款每年增長速度也有一倍。
內地貸款年翻一番
星展於05年成立企業及投資銀行部門,所有企業客戶一律不分大小,全部併入及整合在有關部門:每年營業額如介乎2億坡元(約9.8億港元)至6億坡元(29.5億港元)以下的公司會被界定為中型企業;營業額不足2億坡元則屬於小型公司。
林劉淑英說,商業銀行一向注重樓按和貿易融資,數十年來並無改變。隨着中國及亞洲市場興起,企業銀行的經營環境亦出現改變,客戶不會單單滿足於舊有產品,銀行需要在不同層次推出新的產品;投資銀行部門正好有助延伸產品服務範圍。舉例說,將於下月掛牌的電子儀器生產商金寶通,原來一直是星展銀行的長期客戶。
客戶基礎源自三家
林劉淑英說,星展亞洲能夠獲委任為聯席經辦人,原因是金寶通與星展早已互相認識。雖然她不願透露這段客戶關係實際已有多長,但表示星展現時的中小企客戶基礎源自三家(廣安、道亨和海外信託)銀行合併,很多客戶已有8至10年關係。
她說,要取得這類資本市場交易,銀行在背後其實花了很多功夫,才能令客人重視銀行的服務及建立信任。林劉淑英又說,直到最近兩年,星展在經過「精挑細選」之下,才開始發展中小企客戶在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的交易,因此她笑言「有排未成熟」。
此外,在同業競爭及存貸息差收窄下,小型企業的息差已由以往的350至500點子,降至現時的250至400點子。星展現有超過300名客戶關係經理專注服務中小企客戶,其中有70至80人專注中國內地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