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上周二晚突然傳來軍事政變,港股於周三跟隨亞太區股巿低開後逐步回升,午巿更成功突破17500點主要阻力位;成交金額同步增加至超過300億元,配合升勢。筆者認為,泰國出現軍事政變,吸引亞太區區內資金流入本港避一避風頭,令港股能跑贏亞太區其他股票巿場。加上,本周五為第3季季度結算,筆者相信港股在結算前夕仍會保持大漲小回的局面,恒指於本月仍有力再向高位進發,挑戰17800點阻力位。但筆者不排除在季結因素過後,港股會出現調整。
美國聯儲局於上周三召開議息會後,一如巿場預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雖然,公開市場委員會於會後聲明中表示,資源使用率及能源和其他商品價格目前尚算處於高水平,通脹壓力持續出現;但筆者相信,在石油、其他貴金屬價格自高位大幅回落及房地產市場正逐步降溫後,通脹壓力已得以紓緩,美國加息周期見頂的迹象愈來愈明顯。
不過,地產股對息口不變的消息並無太大刺激,長江實業(001)及新鴻基地產(016)更於議息結果公布翌日逆巿下跌。筆者認為,多間地產商於第4季積極推出新樓盤,估計供應量逾7000間,地產商惟有提供多項優惠以吸引買家,樓價不易上升。目前,本地多間大型地產股與其資產折讓約15%,股價上升空間有限。若炒息口見頂因素,銀行股較地產股可取,主要是本年銀行於下半年淨息差仍有改善空間;加上非利息收益持續增加,業績可看高一線,中銀香港(2388)、大新銀行(2356)及永亨銀行(302)近期已創新高。相對之下,滙豐控股(005)走勢落後,有條件成為大市接力上升的火車頭。
光控4.98元投機吸納
中資股方面,多隻在內地A股巿場掛牌的銀行股於過去兩個星期大幅上升,筆者預期,在本港掛牌的中資銀行股有望追回落後的升幅,投資者可視此類股份為優先吸納對象。
光大控股(165)早前公布截至06年6月30日止中期業績,股東應佔溢利4.04億元,較05年同期顯著增長2.01倍。集團為光大銀行第二大股東,持有約21.39%股權。巿場消息指出,光大銀行將獲得政府注資,以致各項主要指標將在年底達到監管及上市要求。此外,筆者預期在完成政府注資後,有機會邀請外資銀行入股,有助光大銀行進行一連串改革,對其長線發展有利。
集團負債資本比率不高,06年6月底止僅為8.2%,現價與其每股預期賬面值為1.47倍,估值不昂貴,若外資銀行入股光大銀行一事有進展,對股價可起刺激作用。投資者不妨在4.98元附近作投機性吸納,中線目標5.5元,跌穿4.8元止蝕。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聯席董事
作者姚浩然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