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工行招股後提防跌市

投資萍語:工行招股後提防跌市

美國聯儲局決定維持利率不變,而且會後聲明指通脹壓力將逐步紓緩,但地產股無動於衷(筆者一直看好的信和置業(083)在業績公布後上試14元水平)。另一邊廂,思捷環球(330)等多間上市公司配股集資並未對大市構成壓力,即使扣除招商銀行(3968)首日掛牌之成交及配股金額,港股成交於上周四、五已明顯增加,這是否顯示港股表現又再回復由資金主導呢?
筆者認為這個可能性頗高,雖然招行招股凍結近2500億元資金,與中國銀行(3988)於5月底招股時凍結2600億元資金相若,但市場並未因此受影響,而招行回流的部份資金亦即時凍結於中海石油化學(3983)的新股認購身上(初步預計超額450倍,凍結資金1200億元),但港元拆息並未扯高。與此同時,配股集資亦輕易被市場消化。筆者相信這個資金充裕現象與近期市場再度憧憬人民幣升值,以及部份新資金流入部署認購中國工商銀行新股有一定關係。
因此,若港股能保持每日成交達300億以上,恒指及H股指數短期內仍可進一步造好。

資金進出左右大局

但大家可能更關心的問題,是港股在新股認購熱潮之後會否有大調整。以今個回合的新股上市潮來說,重頭戲仍將是下月招股的中國工商銀行,該行是全國最大國有商業銀行,集資額約1300多億港元,較中行集資700多億元為高,雖然工行以A股及H股同步集資,但H股集資金額亦達1000億以上。若近期有資金流入是部署認購工行新股,部份資金極有可能在資金解凍後流出港股市場。
根據過往紀錄,多次大型新股上市集資之後,大市均錄得不同程度的調整,雖然筆者一向不喜歡將過往例子作為推算的結論(正如筆者亦不太認同散戶積極入市便反映股市將大跌),但從資金角度來看,若流入的資金或存戶將銀行存款用作認購新股,則上述說法是有其一定參考價值。以今年3月至6月的招股熱潮來說,玖龍紙業(2689)超額認購577倍,大市在該股上市後亦由高位回落700點;中行掛牌上市後,恒指亦由該股招股時的接近16200點回落至掛牌後的低位15200點水平,成交亦縮減。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到一種模式,明白到大型新股上市所造成的資金流動變化,如何影響港股表現。
至於今次工行招股活動會否重演這種模式,筆者認為以近日資金於市場認購新股、配股及市場交投增加的迹象來看,加上恒指於16800至17500水平整固近兩個月之後終再創高位,大家不得不提防工行上市對大市構成的下跌風險,並掌握如何在高位套利,或採取候機才入市的策略。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