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內地開始對部份銀行及基金公司批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容許他們經營代客境外理財業務。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表示,內地商業銀行從事有關業務,將直接面對國際市場上由於利率或滙率變動,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和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由於國內大多數銀行缺乏國際市場投資經驗,因此有迫切需要加強對開展跨境業務商業銀行的風險監管。
年底開放刻不容緩
據新華網報道,唐雙寧昨日出席中國金融論壇時表示,面對12月11日中國開始全面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將為中資銀行帶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他認為隨着中國利率市場化和滙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市場風險正日益成為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目前,商業銀行衍生產品風險的定價能力還不高,風險轉移和對沖手段較少,大部份銀行缺乏有效的市場風險管理模式,具有現代金融工程知識的專門人才更是鳳毛麟角。面對複雜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風險的管理意識及經驗更是缺乏。
他認為「中資銀行只有改革和創新,才能在新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而在金融創新中,要加強對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的風險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