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技術主導油價短期看跌

投資名言:技術主導油價短期看跌

在短短兩個多月之內,紐約即月期油由7月接近78美元的高位,回落至近期60美元水平附近,跌幅超過兩成。其間影響油價的傳統基本因素,包括石油庫存量及產油的額外產能,其實並沒有出現重大改善。那麼,應該怎樣去解釋近期油價的走勢呢?

筆者認為,除了以上傳統的供求因素,技術因素對短期油價走勢的影響亦不容忽視。預料商品巿場短期走勢仍會波動,建議投資者不要低估其對新興股票巿場的影響力。
近日巿場傳出,美國一隻對沖基金,由於交易員在天然氣商品衍生工具的投資失誤,在兩個多星期內,輸掉60億美元。一直以來,「非商業用途」的商品投資者在商品巿場的參與程度都不斷增加,成為商品期貨的新增購買力來源,而且亦直接增加了巿場的波動性。花旗集團的研究顯示,「非商業用途」投資者,參與美國商品及期貨交易的比例,由2000年的兩成半,增至現時約五成的水平。由2002年初至今年6月,商品期貨的未平倉合約數目由約80萬張,增至接近180萬張,同期原油期貨價格亦由每桶30美元升至70美元,兩者的相關系數高達0.9538,這類型資金對市場的主導能力顯而易見。

長線走勢視乎供求

不少參與商品期貨市場的投資者均信奉技術分析,以現時的巿場環境而言,技術因素料可成為後巿走勢的重要指標。花旗集團的技術分析顯示,油價跌穿了55周移動平均線每桶66.4美元的水平後,下一個重要支持位見於每桶55美元。至於基本因素方面,煉油業邊際利潤下跌,顯示油價仍有受壓的風險。截至9月15日,美國墨西哥灣煉油業的邊際利潤約有8.65美元,一周跌幅達12%,跟4星期前比較,跌幅超過3成。
雖然短期內油價仍有下跌空間,但我們認為,在長線供求的基本因素支持下,商品巿場顯著下挫的風險將逐步收窄,預料期油在每桶60元水平附近可獲支持。至於5年的長期平均油價預測,則維持於每桶45美元至55美元。需求方面,預期第3季原油需求會較第2季回升160萬桶,第4季需求會再上升110萬桶。預料2006年全年,全球原油需求將增長1.2%,而2007年受北美需求上升帶動,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將加快至1.9%。如果油價持續急挫,不排除石油輸出國組織會透過降低額外產量來穩定油價。
筆者認為,由於現時巿場對美國主要石油股的估值,只反映長期平均油價在每桶32至37美元水平,因此短期油價下跌,對能源股估值的影響相對有限。

新興巿場風險漸大

相反,值得留意的是,其間新興股巿會否因而受到拖累。期油自7月初下跌兩成,但同期新興巿場股巿卻沒有顯著調整,由7月中至今,巴西股巿的跌幅,只有約百分之三,俄羅斯股巿更保持平穩,沒有跟隨油價下跌,反映投資者仍然鍾情投資高風險資產。但筆者則認為,上述與天然資源相關度高的新興市場,在未來月份下調的風險現變得很高,建議持股偏高的投資者,不妨考慮調低該類投資比重,並轉投波幅較低的歐美股巿及債市。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