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七公子(上) - 陸俠(媒體工作者)

陳七公子(上) - 陸俠(媒體工作者)

上周本欄提到陳三立的七公子陳方恪(字彥通),與他的長兄陳衡恪、三兄陳寅恪不同,陳方恪一生歷經沉浮,由絢爛而趨平淡,幾至默默無聞。
陳方恪生於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宣統遜位後,隨父親定居上海。散原老人過着遺老生活,而方恪卻在葉遐庵、狄楚青等前輩的帶領下,與包天笑等少年才俊出入花叢柳下,走馬章台。包天笑在《釧影樓回憶錄》中說陳方恪「以世家子弟風流文才,有好冶遊」,最為活躍。散原老人聞此情形,責怪狄楚青把他兒子老七引壞了。這時,陳方恪才二十二歲。

後經梁啓超介紹,方恪進中華書局任雜誌部主任,依然夜夜笙歌,詩酒風流,不僅染上了阿芙蓉癖,還拜過洪幫老頭子。數年後,經父執徐世昌(時為北洋政府總統)介紹,方恪到南昌投奔江西督軍陳光遠。據說,陳督軍見面就問:「世侄,你要出風頭,還是缺錢用?」方恪直截了當回答:「我開支太大,求老伯賞碗飯吃。」於是,方恪當上了全省田畝丈量局局長,後又擔任景德鎮稅務局局長等肥差,撈了一大把。三、四年後,陳督軍召見,拍拍腰包問:「老侄,可以了吧?」方恪敬謹回答:「謝老伯培植!」遞上辭呈,身攜數年所積鉅款,又殺回上海十里洋場,張燈開筵,偎紅聽曲。不久結識滬上名妓花雪南,兩人一見鍾情,訂齧臂盟,相攜北上,同居津沽。多年所積錢財,一時散盡,兩人的情緣也到了盡頭,方恪一人獨自返回上海。
這位花雪南,曾是葉遐庵的相好,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中說,清末民初,南社成員陳佩忍每晚都到位於四馬路的花雪南家。「花雪南年十六、七,貌不甚佳,聞其為巫來由籍。」陳佩忍與她從未有染,只是借她的房間,作為會客之所。當年上海一班有志之士,常在妓院的門簾之下高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