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招股熱港息未抽高

淺談債與息:招股熱港息未抽高

泰國發生政變,金融市場曾出現壓力,但最終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觀香港竟然成為這次事件的受惠者,基金尋找避難天堂,傾向選取政治中立、局勢穩定,而又沒有外滙和資本管制的地方,歐洲有一個瑞士,亞洲則有香港了。由於亞洲基金受投資條件所約束,資金不能離開亞洲,所以資金便湧入本港,令港股受惠上升。
美國周三議息之後,沒有改變聯邦基金利率,跟市場預期一致。香港也沒有利用這次機會追加過去少加的部份,反映香港資金充裕。
港元同業拆息持續偏軟,三個月皆報4厘以下,較美息的5.25厘低出1厘以上,香港的最優惠利率和活期存款利率便沒有調升的藉口。
其實香港資金充裕,與大量新股上市有莫大關係。近期的新股上市後造價普遍理想,巨濤海洋石油(3303)和招商銀行(3968)認購反應熱烈,首日掛牌均錄得驚人的升幅,市民參與認購新股的「抽獎」心態愈演愈烈。為了增加認購新股的靈活性,廣大投資者手持的大量現金寧可放於活期儲蓄戶口,也不願鎖定於一個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導致短期資金供應更為充裕。

資金回流見效率

雖然市場經常擔心認購新股的倍數大,會凍結大量資金,導致港息上升,但近期所見,港息完全不受影響。以招商銀行為例,超額認購200倍,凍結資金逾1800億元,港息仍然穩定地在低位徘徊。箇中理由,在於銀行體系運作日臻成熟,與金管局的主動關注,銀行界小心處理皆有關係。大量資金雖然在認購期被凍結,但只要這些被凍結的資金有效率地回流到市場,息率便不會被推高。
投資者要分析港息的高低,除了預測資金的流向外,亦需注意新股的反應及銀行的處理手法。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