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海報字體擺位設計,總是稍欠心思。每當提到這題目時,做設計的人總是憤憤不平,抗議說中文字形方塊,難以擺位,也不能像英文字母一樣,把它拉長。加上正方形體,感覺笨笨的,所以我們有着先天民族缺陷。
對此我個人總是不認同,因為你看日本的海報設計,同是使用漢字,但擺位卻巧見心思。問題也不是出自設計人員,而是很多時候,主事者未夠大膽。例如片名總是放得很大,因為認為大就能代表吸引注意力,於是片名要大,演員名字要大,投資公司名字要大,宣傳標語要大。可是甚麼都大,其實就沒有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甚麼都大,就等於甚麼都沒有大,你沒有把焦點聚在某一件事情上。
同樣大家都不相信留白的重要性。留出空間感,反而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某一點,這是一個創作上的側寫。可是在海報上,老闆就不願意把空間騰出來,總是像雜貨攤塞得滿滿。日本人較大膽,很多時候片名和標語都直接印在海報主角臉上,但這些設計卻惹來本地投資者大罵:「啲字踩x住主角,人哋都睇唔x到個樣啦。」其實這也不難怪責投資者,這是華人貪小便宜的價值觀,植根深種於在DNA內,沒有欣賞留白的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