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幾乎是每戶必備家具,但84歲獨居的鄭婆婆,入住公屋單位19年來,均以睡床作為雜物架,由於近年雜物愈積愈多,加上記憶力漸差,要在堆放如山的雜物群中取物,並非易事。她希望擁有一個組合櫃,將雜物整整齊齊「上架」。
無兒無女的鄭婆婆,五十年代由廣州來港定居,一直以打住家工謀生。她早年與丈夫各有工作及收入,本可安穩地生活。40年前她丈夫因心臟病發猝逝,留下她孤單過活。獨居40載,鄭婆婆已習慣以收音機和電視機為伴,「其實我都唔知開住部機聽到啲乜,總之有啲聲陪下,冇咁靜。」
自言記憶力漸差的鄭婆婆,唯一清楚記得的年份是搬入現住公屋單位19年,她指着家中擺放的子母床,其中一張一直被用作擺放各式各樣雜物,包括煮食煲、鞋盒、餅亁罐等,鋪滿整張床。「我都唔係好記得啲嘢放喺邊個位囉,有時要摷好耐先搵到。」
撥款更換爛窗
鄭婆婆希望有一個組合櫃,可將雜物分類及存放整齊,這樣便可容易攜取。由於早前友人送來的舊組合櫃尺寸不合,結果得物無所用,所以她希望獲贈一座新組合櫃。
另外,鄭婆婆指早前發現廁所百葉玻璃窗其中一扇裂開,恐有墮街傷人危險。她向房署報價,獲覆更換玻璃窗要180元。領綜援的鄭婆婆根本沒餘錢補窗,惟有用膠紙貼住。「我邊攞到百幾蚊出嚟吖,百幾蚊可以食到幾餐囉!」
有見及此,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將撥款3,000元,讓鄭婆婆購買一座組合櫃及資助其更換玻璃窗。
捐款編號:C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