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有關港人睦鄰關係的調查顯示,81%被訪者形容與鄰居的關係普通;26%不知道鄰居的姓名;若大廈走廊有人尖叫,雖然有多達43%表示會衝出屋外查看,但仍有12%留在屋內靜觀其變,而3%會當沒有事情發生過。學者形容,雖然市民的鄰舍關係尚算和諧,但遠遠未到理想程度。
香港電台委託香港大學於上月訪問了511名市民,結果發現,絕少被訪者認為與鄰居關係和諧及極佳;雖然大部份被訪者經常或間中與鄰居打招呼,但26%不知鄰居的姓氏;知道一至三戶鄰居姓氏的則有36%。
必要時願助鄰居
市民的鄰舍關係基本上很平淡,但有近半受訪者相信鄰居在必要時願意提供協助。若大廈警鐘響起時,44%表示會通知管理處,36%會衝出門外查看,而留在屋內及拍門通知鄰居的分別佔9%和6%。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指,社區設施不足、組織不強、不鼓勵地區自治等,都是導致鄰舍關係裹足不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