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寄2億短訊「唔打唔舒服」<br>港人狂打SMS上癮

月寄2億短訊「唔打唔舒服」
港人狂打SMS上癮

《長信不如短訊》,去年由林夕填詞的流行曲,道出時下青少年愛用手機短訊服務SMS(ShortMessageService)的心態。電訊管理局最新數字顯示,SMS數字極速增加,港人狂打SMS,每月平均發出2億個短訊,今年上半年全港手提電話用戶總共發出逾14億個短訊,數量正以每月5%速度增長,預期全年總數將超過30億! 記者:林浚川

「我都唔算多,我身邊啲朋友仲多呀,同佢哋出街佢哋部機不停咁響,要不停咁覆SMS。」今年17歲的Holly暑假期間,每個月平均發出1,500個SMS,最高紀錄一個月2,000個,她說她在朋友當中只是「小兒科」,比她瘋狂的比比皆是。

4張卡狂打 月花過千元

電訊管理局資料顯示,截至今年六月,全港共有891萬多個手機用戶,單是6月港人便發出逾2.2億個短訊。愛SMS的Holly每日必隨身攜帶四張分屬不同服務商的手機儲值卡,以便與不同網絡的朋友玩SMS,因為跨網SMS服務要收費,購備不同網絡商電話卡可以節省金錢,「試過有個月打得太多SMS,搞到張單過千蚊,俾阿媽鬧死。」
除了付出金錢,狂打SMS更可能導致嚴重後遺症,英國剛公布的調查指一成六人有「手機焦慮症」,患者經常感到煩躁和焦慮;本年6月澳洲一項行為學研究更指出,沒有收到任何來電或短訊時,有些手機用戶會感到自卑、焦慮。

「人有我冇,好瘀㗎嘛」

Holly坦言有類似經驗,「我啲朋友都笑我有『手機敏感症』,因為我成日忍唔住拎部手機望吓,睇吓有冇人SMS我。」Holly承認迷上打SMS,甚至因此牽動情緒:「試過去唱K,成班朋友個個部機都係咁響,但成晚冇人傳SMS俾我,我會唔開心,人有我冇,好瘀㗎嘛!」
勿以為只有青少年愛SMS,成年人也會上癮,上班一族阿偉同樣沉迷SMS,「喺辦公室唔方便傾電話,咪用SMS同女朋友傾偈囉!」阿偉平均每日發出20個SMS,雖然用量不算超級,但倚賴手機情況明顯,即使將手機放在桌上,也會「囉囉攣」禁不住時常拿起手機查看有否收到SMS,「已經成為習慣,好似戒唔甩。」
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副教授李誠表示,SMS在港已成潮流,「亞洲人冇外國人咁直接,用手機傳短訊最適合,可以表達自己又唔需要擔心對方點樣回應,係一種被動性嘅主動行為。」SMS在年輕人圈子大行其道,他認為與青少年成長期需獲別人認同有關。
李誠說,「𠵱家唔玩SMS、收得少就好似好老土咁,其實SMS數量喺青少年圈子,就好似代表住成年人社交圈子夠唔夠闊,愈多人SMS你好似威啲咁。」他說人際關係惡劣及財政困難等人,是手機SMS成癮高危一族,若因為SMS引發負面情緒,如暴躁不安、焦慮緊張等,已是上癮警號,應盡快求醫。

《街頭訪問》
大學生黃小姐:「我每月大約send300個短訊,大部份都係無聊同朋友傾吓偈,其實我都唔想打咁多,因為我覺得手指好痛,但唔覆朋友又唔得,所以惟有打短啲!」

《街頭訪問》
中五學生Rachel:「我每月大約send800個短訊,主要係send畀屋企人同朋友,我都覺得自己打得太多,不過又唔覺得自己算係上咗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