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研究恐「雞尾酒效應」危害健康<br>所有食物皆含毒

歐洲研究恐「雞尾酒效應」危害健康
所有食物皆含毒

很多人以為慎選食物就會健康,歐洲一項調查卻發現,人造毒物污染已深入食物鏈,所有食物都有超過一種毒物。雖然個別毒物殘留量都在法定規限內,沒有直接和即時威脅,但專家擔心多種毒物在體內混合產生的「雞尾酒效應」,長期會危害健康。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英國、芬蘭、瑞典、波蘭、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一共對27種食物進行化驗,包括肉類、奶產品、麵包和蛋,以及蜜糖和橄欖油等天然食品,結果無一倖免,全部都有超過一種殘餘人造化學物。WWF進一步化驗352人的血液樣本,亦發現全部受多種化學物污染。
他們測出的人造化學物,包括有機氯農藥(organochlorinepesticides)、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溴系耐燃劑(brominatedflameretardant)、全氟化物(perfluorinatedchemicals)、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有機錫(organotins)、烷基苯酚(alkylphenols)和人造麝香(artificialmusks)。

食物鏈內化合物可致癌

這八種化合物廣泛用於食品包裝、平底鍋、電線和電腦等日常用品之中,有影響荷爾蒙、致癌、導致畸胎、哮喘、敏感、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等問題,部份已被禁用,污染卻已進入食物鏈內。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環境科學教授森普特表示,個別分開來看,這些殘餘化學物水平都很低,可視作安全,但未知多種加起來對人體是否有長期影響,對魚和老鼠的研究卻已顯示有這可能。
WWF英國幹事格林說,他們要求歐洲聯盟收緊管制使用這些化學物,「如果新法例不能有效控制有害化學物,我們這一代就會留下一大堆健康和污染問題給所有人和野生動物」。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