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蘋果》財經版「置業Blog」,標題為:「退休怕命長唔夠錢交租」,文中講到若以月租一萬元,及每5年加一次租8%計算,則租樓40年便須共用了690萬元,文中講到,若太長命便可能唔夠錢交租了。剛巧日前筆者在美國的財經雜誌,亦看到一些太長命的財經趣事,不妨談一談此話題。
歐美的長者頗流行「逆向樓宇按揭」(ReverseMortgages),正如活到122歲才逝世的法國老婆婆JeanneCalment,她在90歲時,便將其房屋以「逆向樓宇按揭」形式轉讓給一位律師,該律師首先支付Jeanne婆婆一筆首期,跟着每月供款給婆婆,唯一條件是婆婆可繼續住在該房屋,直至婆婆離世為止。
愈長壽滾存利潤愈多
該位律師原本以為「打了一個如意算盤」,在Jeanne婆婆90歲時,跟她訂下「逆向按揭」,應該不用等太久便可收樓。豈料Jeanne婆婆太長命,她尚未去世,該名律師已先行一步,蒙主寵召去了。
一杯半杯滿的水,負面看法可能是僅得半杯水。正面積極的看法便可能是個杯只裝了一半,仍有空間可裝更多的水。正如太長壽,某些銀行可能會嚇你,若果你儲唔夠5、6百萬,可能唔夠錢養老之類。另一方面,太長壽,亦可視為你的投資裝了Turbo。
在長期投資內,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投資回報率,其次是投資的時間。正如將10萬元投入一個每年有12%穩定回報的投資項目,雖然10年後這10萬的投資僅增至30萬元,20年後只增至96萬餘元,但30年後則這10萬元的投資,卻已急增至300萬元。故此,假若你估計自己將會極之長壽,則雖然尚未進行退休儲蓄計劃,但亦問題不大,因為在50歲才開始上述12%回報的項目,在80歲時仍有300萬元。假設Jeanne婆婆在50歲時才開始退休投資,如以12%回報計,則在她100歲時,其投資已累積了2890萬元!
根據美國的研究資料顯示,在過去20年,每年平均回報逾12%的股份包括AltriaGroup,即萬寶路香煙生產商,其每年平均回報高達19%,P&G則達16%,Johnson&Johnson亦達16%,Wal-Mart在過去20年,每年平均回報也有15%。至於港股中,若單計股價的累積升幅,而不計股息,則在過去20年,滙控(005)的複式回報每年達16.5%,長實(001)每年的複式回報亦達14.4%,新鴻基地產(016)則為13.6%。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