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朋友準備十月一日帶女兒到香港來旅遊。
她說女兒考上了「清華大學」,帶她到香港來旅遊,是獎勵。
我說你女兒真不錯,可以考上「清華」。在中國,競爭那麼大,考上「清華」或者「北大」這樣的重點大學,個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她問我,你知道我女兒怎麼會考上「清華」的嗎?
原來她女兒特別喜歡看中央電視台一個大學生知識問答比賽,發現每次勝出的學生,不是「清華」就是「北大」。那些勝出的男學生,個個相貌堂堂。
於是小女孩就問媽媽,這些男孩子真帥,怎麼我們學校裏的男生就沒長得這麼好的。
她的媽媽就說,當然啦,人家讀重點大學,氣質都不同嘛!你想交這樣的男朋友,就考「北大」呀,考「清華」呀!
不料這麼一句戲言,卻真的令女孩子用功起來,一年之中成績突飛猛進,到了高考,得分高得任她挑選「北大」還是「清華」,結果她選了「清華」。
朋友是單親家庭,獨立撫養女兒多年,這一下真是放下心頭大石,聽到女兒考進「清華」那一刻,哭成淚人。
由此也可見,激勵孩子上進的原因千種萬種,他們為各式各樣的理想發奮,其中包括發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