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還是不干預? - 吳靄儀

干預還是不干預? - 吳靄儀

余若薇寫信給曾蔭權請他澄清究竟特區政府是否漫不經意就改變了歷久堅持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信報》余錦賢諷刺她「可笑」,因為他認為公民黨的政綱非常「社會主義」。先不論公民黨是否「社會主義」,余錦賢文其實沒有聽清楚余若薇信提出的問題:究竟有沒有改變基本政策?一個政府歷年來言之鑿鑿堅稱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即使當年曾蔭權任財政司司長時大舉入市干預,事後仍要抗辯這是符合「積極不干預」的政策,顯見特區政府如何堅持自己是忠於這個立場。今日忽然輕輕一句旁白「不提很多年了」,就似乎改變,問題不是在於舊政策的對與不對,而是在於政府在改變重大政策之際,必須清楚向市民交代,這是透明問責的政府的基本責任,是文明管治的先決條件。特區政府如果是以「行政主導」為金科玉律,首先就要有本領告訴市民,政府打算將香港導向何處:余若薇當然要向曾蔭權問這個問題。

余錦賢文似乎是說,曾蔭權決定結束「積極不干預」,公民黨不是正中下懷嗎?為何卻大興問罪之師,不亦可笑哉?莫說公民黨不認為政府應「大有為」,即使是贊成,也斷不認同愛變就變,毫不交代政府思路道理的行政管理方式,不可能為了贊成某種結果,就罔顧程序的霸道。
我倒不會指余錦賢「可笑」;「可笑」大獎實在應頒給曾蔭權。他的回應長篇大論,思路混亂,根本說不出有沒有改變政策,「積極不干預」有異於「大市場小政府」還是只是名稱不同、政府究竟打算干預還是不干預,還是喜歡干預就干預,不喜歡干預就不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