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男 台灣資深政論家
在數十萬人高喊阿扁下台的口號聲中,施明德站在車上接受夾道歡呼,彷彿凱撒回到羅馬,那一刻他征服了台北。這位老革命家到達人生的高峯,這個充滿戲劇化的一幕,令人感到莫名感動。
他突然雙膝跪下,眼含淚光,感謝上蒼賜給台灣這麼可愛可敬的人民,他誓死要捍衞台灣的民主、公義、人權和主權,接着他帶領群眾四度高呼台灣人民萬歲。倒扁運動的圍城之夜,在此時達到完美的高潮。可惜,這個高潮過去之後,阿扁仍然不動如山,更大的考驗才要開始。
打出漂亮一仗
台灣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多彩多姿、充滿創意的群眾運動,廣告界才子范可欽和群眾運動專家簡錫堦兩人是這齣波瀾壯闊的戲劇編導。范可欽先後擔任奧美廣告和李奧貝納廣告的創意總監,他把政客當商品一樣包裝,賣腳本給全國觀眾。他曾經幫陳水扁和連戰搞過文宣廣告,並沒有固定的政治立場;只在乎賣點和輸贏。每次他都借別人的戰場來打自己的仗,這次實在打得漂亮,令人驚艷。
群眾運動專家簡錫堦本來是激進派的台獨行動家,對街頭游擊戰,尤其武裝和炸藥的手段都很熟悉。後來在加拿大接受訓練,學習甘地的非暴力和不合作運動。民進黨未執政前的街頭運動,都由他負責策劃,這次他回過頭來,策劃各種行動方案來對付民進黨,讓他以前的同志束手無策。
兩陣開始對立
不過,倒扁運動雖然搞得轟轟烈烈,但大部份要歸功於媒體的配合造勢。有些電子媒體日以繼夜,二十四小時不斷重播同一個畫面,電視上的立委和名嘴,都變成正義的化身,他們以善惡二分法來界定倒扁和挺扁,極盡挑撥煽動之能事。甚至有人號召軍事和情報首長來跟他們一齊走上街頭,參加倒扁運動,而且對檢察官和司法機關公開指名批判,語帶威脅,完全無視於司法程序和民主程序,形同人民公審。媒體的濫權和墮落程度,也令人吃驚。
施明德所領導的倒扁運動者,表面上跟這類民粹媒體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社會上均把兩者視為一體。這類媒體對泛藍陣營有極大號召力,但是也引起泛綠選民的極大反感,在社會上逐漸激起互相對立的態勢。
許多媒體工作者在泛綠和挺扁大會上遭受群眾的怒罵和扭打。倒扁運動逐漸激進化,本來的目標只是阿扁,現在已慢慢變成群體和區域的對抗。本來是不分藍綠,一片紅色,現在紅色愈來愈刺眼,像鬥牛士手上所拿的紅色披風,成為蠻牛衝撞的目標。
民進黨發動群眾出來反制施明德的倒扁運動,這些人部份並不是出來挺扁,更非挺貪腐,但他們看不慣倒扁運動的張狂,反對用群眾運動方式把民選總統拉下來,對媒體的炒作更是氣憤難平。
峯頂不宜久留
倒扁運動有人主張要包圍機場,癱瘓交通,全國罷工罷教,包圍總統府和官邸;許多人擔心經濟社會和人民的生活都會受到傷害。對施明德的反感愈來愈大,幸好,施明德仍然罩得住場面。
施明德正站在政治的頂峯,往上走,沒有路,但峯頂地小風大,不宜久留,該是他下山的時候了。他已創下歷史紀錄,那美好的仗已經打完了。再打下一場仗,不可能美好。問題是上山不易下山難,下山的路不易找,也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