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集資1552億 初步招股書提早公開<br>工行上市最巨型最透明

料集資1552億 初步招股書提早公開
工行上市最巨型最透明

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型招股活動的中國工商銀行,將於本周四進行上市聆訊,消息指,由於工行同時在中港兩地上市,因應法規需要,若該行順利通過上市聆訊,可能在數日內便於港滬兩地,同時披露初步招股文件(redherring)內容,較以往招股活動至巡迴路演時,才向機構投資者披露有關資料的安排為早,據悉該做法已獲香港證監會默許。工行發行A+H股的先例,日後可作為企業同時發行A+H股的借鏡。

【本報訊】據悉,工行發售的H及A股股數,分別為354億股及177億股,由於規模龐大,即使在啓動回撥機制後,撥給散戶的比例,最多只會媲美中國銀行(3988)相若水平,絕不會高達5成,當時中行撥給散戶的比例由5%調高至約10%。

散戶大戶可同步看資料

消息指,工行會按06年預測賬面值略高於2.2倍水平,作為招股價參考範圍,即稍高於中行招股時的參考市賬率,工行合共發售531億股(未計超額配股權),約佔已擴大後股本的13.8%,料集資額介乎180億至200億美元(1552億元)。
基於工行為全球最大新股集資,中港兩地監管機構均盡量配合,為其A+H股同步上市「掃除路障」,據了解,目前香港法例規定,招股書必須先經註冊才能向公眾分發,但監管機構有權對條例作出解釋及豁免。

國際接軌試點

消息指,為了統一資料披露水平和發行步伐,香港證監會已給予工行豁免,容許該行在獲得港交所(388)上市委員會批准上市申請後,與內地同步向公眾發放初步招股書(現時內地做法是一經審批即發放初步招股書),令到以往基金經理較散戶早知新股招股詳情的優勢消失。至於中國證監會周日已宣布,自今天起,將新股發行與承銷規定作出多項修改,旨在與國際習慣做法接軌。
內地媒體《中證網》報道,工行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後,將發行初步招股文件,與內地進行招股書預先披露的做法一致,工行將成為首間在內地上市,並採取超額配股權的公司。
據悉,工行傾向在上市聆訊通過後,最快數天內,中港兩地同步披露初步招股文件,即在進行初步推介的一周內,同時作出披露安排。
若上市聆訊順利獲准,工行最快可望在本月底進行初步推介,下月初巡迴路演,10月27日在港掛牌上市。

一人一手機會頗大

由於市場預期工行招股,反應將會空前熱烈,加上其發行規模龐大,故消息指,工行有機會與中行一樣,做到「一人一手」分配,但回撥給公開發售部份的比率,絕不可能高達50%。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出席一酒會後表示,工行行長曾與他進行會面,對方表示希望工行的A+H股能同步上市,若落實上市計劃,工行將是全球近數年公開招股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
他認為A+H股同步上市將是發展大趨勢,相信對香港影響不大,因為「餅會愈來愈大,係好事件!應無問題。」而香港和內地監管機構會對此事上的機制會互雙協調,詳情要讓監管機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