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灼璣七違租約地署仍無行動

香灼璣七違租約地署仍無行動

【本報訊】公民教育委員會前主席香灼璣,擅把觀音山倉庫用地變作私人大宅多年,原來是地政總署為保住庫房收入,縱容違反短期租約條款的租戶所致。政府消息人士承認,過往處理違規租戶是過於寬鬆,故未來四個月會巡查全港4,542個短期租約用地、加快向違規租戶收地。當局並正徵詢法律意見,研究能否向香追討租金差額。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地政總署縱容違反租約人士繼續租地,是「見錢開眼」。

膠布覆蓋傢俬掩飾

地政總署至今年7月,共批出4,542份短期租約,所佔土地面積約770公頃。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短期租約每年為庫房帶來10億元進賬。消息人士表示,短期租約目的是善用閒置的土地資源,且能為政府帶來收入,因此地政總署過去處理違反短期租約事件時,都傾向以較寬鬆的態度處理,務求「地繼續租、租繼續收」。
消息人士指,地政總署在84至99年間,就香灼璣個案巡查30次,發現香七度違反租約條款(見表),違規次數之多屬極為罕見。但香每次收到警告後都有把住宅改回貯物用途,所以當局批准其續租。不過,消息指,香灼璣每次所謂改善原來只是把膠布覆蓋傢俬,及在屋內放置紙皮箱作掩飾,令該署人員巡查時相信他的確把住宅改回倉庫。

巡查4千短租用地

消息指,地政總署將在未來四個月巡查全港短期租約用地,確保無人違反租約;當局又考慮縮短收回違規租戶用地的時間,由目前在「合理時間」內收地,統一為發出警告後的三個月內收地。消息又指,香灼璣事件只屬違反租約,並無違法,因此當局「做嘅嘢好有限」。不過,當局正徵詢律政司法律意見,研究能否追討香的租金差額。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指,地政總署一方面縱容香灼璣多次違規,另一方面又承認短期租約能增加庫房收入,批評該署是「見錢開眼」。另一立法會議員譚香文說,當局應該按市值租金向香追回過去10多年的租金差額。

觀音山的原倉庫用地,被香灼璣變成私人大宅。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