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將天津濱海新區列作人民幣自由兌換試驗區,渣打集團(2888)入股19.9%的天津渤海銀行,已先後在天津及濱海區設立分行,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及日本區環球市場主管彭智樂認為,雖然具體細則尚待出台,但相信未來會出現很多商機,特別是帶動無成本資金收益(non-fundedincome)的發展。據他了解,外滙交易品種以至經營投資銀行的牌照,日後亦可能獲得拓展及試點批准。
藉天津渤銀拓展
上半年渣打中國業務收益增長逾八成,內地環球市場的銷售增長達1倍。彭智樂透露,單是上海交易室現已有交易員50人,內地聘用的銷售及交易員共70至80名,料年底會增至100人;較諸本港約200人的團隊規模,內地的重要性及增速可見一斑。
除與渤海合作發展外,渣打在內地已設立的11間分行及5間支行,亦是擴展業務的重要平台。
渣打銀行是首家推出人民幣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約的銀行之一,彭智樂同意,因內地尚未形成市場化利率曲線,目前產品需求有限,但假以時日會隨市場深化而增多,本港亦會成為內地最重要的離岸掉期交易中心。
下半年度,渣打環球市場的焦點,會繼續拓展客戶導向交易及銷售,並發展更多結構性產品,如商品交易及可換股債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