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高調掃蕩各娛樂場所是警方打擊青少年濫藥的「必殺技」。中大社會工作系的研究顯示,近九成到跳舞派對的青年曾濫藥,他們加入黑社會多過參加童軍、罪犯朋友遠多於老師和社工;至於警方高調巡查更會激起青年人的反叛心,增加他們的濫藥風險。負責研究的學者指,警方應杜絕黑社會滲透到青少年社群,才能根治濫藥問題。
會激發反叛心理
中大社工系在04至05年訪問300位14至28歲的跳舞派對參加者。89.8%受訪者指受訪前三個月曾濫藥,最常濫用的藥物包括搖頭丸、氯胺酮(K仔)、大麻、藍精靈。最年輕的濫藥者只得10歲。濫藥也成為部份青少年生活的一部份,網友singgggg1989在網誌分享:「第一次係茶記索K,感覺新奇又刺激,跟住上返去上堂……」
負責研究的社工系教授倪錫欽指,警方的巡查行動反而會激起青年人的反叛心理,「有受訪者話愈多巡查愈要冒險」。另外,在濫藥的青年中,參加黑社會活動的人數,比參加童軍等制服團體的人數高出約一倍。他們的朋友名單裏,罪犯的數目遠多於「信得過」的老師和社工。
此外,受訪青少年又指,派對上只要有藥物、性伴侶和廉價啤酒,鬱悶就會一掃而空。倪錫欽建議,警方打擊濫藥應從杜絕黑社會滲入年輕人社群入手。
明愛披星計劃經理朱峰表示,部份的士高早派駐「天文台」在警署守候,追蹤警車,令濫藥青年可在警方到場前聞風先遁。調查同時深入訪問36名警察、社工及濫藥者;有前線警員表示,不少青年在警察到場時已將毒品拋到地上,令舉證困難,也對掃蕩行動感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