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說,能否抓住讀者看下去,往往不在於你書中的內容,有多曲折離奇和精采,而是第一章的首幾行字。
小說作家是說故事的人,首要責任就是吸引讀者有看下去的慾望。別人看得昏昏欲睡,你不能怪責人家無品味,或不懂你的幽默。在這世界上,沒有必定要看完的小說,即使那書是你男朋友寫的亦然。生命中太多事情要關心,要解決,幹嗎非要看下去不可?
開始寫小說的人,總是掌握不了,認為自己有個特權,就彷彿豁免了去想吸引別人看下去的責任。我想沒有任何創作者,會把悶死人作為其創作首要任務,只是說故事不得其法,縱有更好內容,也無從入手。
史提芬.京是當今說故事最傑出的大師之一,終於望穿秋水,等到了他那本《勿忘我》(HeartsinAtlantis)的中譯本面世。小說開場的第一段:「巴比的父親藍道爾.葛菲是那種二十幾歲就開始掉頭髮、還不到四十五歲就禿頭的人,只是他才三十六歲就心臟病發過世,逃過了全禿的命運。」
寥寥幾句,主角父親的形象活靈活現。史提芬.京放棄描述巴比父親的細節,而是一下子抓住了他掉頭髮的特徵,也從那裏帶出了他已經過世的事。
他說故事的精鍊,確是當今許多創作人望塵望及。這本小說被喻為是他除《四季奇譚》(DifferentSeasons)外,另一本最好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