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管理層近年極欲降低亞太區生意,過份傾斜香港的局面,並同時提高其他區內國家/地區的盈利貢獻比重。有見現時香港區佔滙豐控股(005)旗下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公司(下稱滙豐銀行)盈利比重仍高近76%,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總裁兼行政總裁邵銘高期望,未來5年內,香港及其他亞太地區將會出現顯著調整,兩者各佔滙豐銀行半數盈利。
【本報訊】邵銘高指出,如果中國業務真正踏上開展和實行之途,其他亞太區的盈利貢獻比重將超過一半,一改以往只是倚重香港的狀况──換言之,當中國業務發展漸趨成熟時,香港區佔滙豐銀行盈利比重可能會低於五成。
滙豐控股主席葛霖曾於今年8月透露,未來10年內,連同香港在內的整個亞洲區,佔滙豐控股的稅前盈利比重將由現時的33%,升至45%也不足為奇;屆時香港在亞太區內的比重可能重新釐定,但業務保持增長。
香港佔盈利比重近76%
滙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現於25個國家/地區、設有超過600家分行及辦事處,今年上半年稅前盈利255億元,其中香港佔近200億元(見圖)。作為滙控亞太區掌舵人,邵銘高日前在上海接受香港記者訪問時說,滙豐銀行盈利來源很大程度仍傾斜在香港區,但新加坡、印度及印尼的業務已發展至相當規模,他期望5年內香港及其他亞太區盈利將各佔集團五成;屆時中國業務若上了軌道,亞太區比重更可能超過一半。
至於亞太區增長動力來源,邵銘高認為主要靠自然增長,但亦會留意收購機會。他預期台灣市場將出現整固潮,當地的銀行體系會改變,滙豐會留意收購合併機會;至於目前是否有合適對象,他說:「未有,我們可以再等。」
台灣現整固潮等購併
由於個人信貸質素轉壞,滙豐的台灣業務上半年錄得3.35億元虧損;基於同一理由,上半年印尼溢利亦錄跌51%至2.1億元。但邵銘高說印尼的個人信貸質素已在改善中。
同樣銳意發展亞洲市場的渣打集團(2888),整體稅前溢利中有74%來自亞太區;如果計及中東及南非(MESA),比重更升至88%;香港只佔渣打集團整體稅前溢利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