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內地合法生產多年、全國最少200萬人曾經使用的化妝品「葡萄籽抗敏平撫液晶」,早前被揭發含禁藥類固醇「地塞米松」。消費者只要停用該產品,皮膚就會刺痛、脫皮、出現紅疹,要重新使用,症狀才會消失。本港皮膚科醫生呼籲消費者,凡化妝品有消炎、抗敏等字眼,需特別留意會否含處方藥物成份。
港府發言人昨日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海關需要時間查證上述產品有否在本港出售,要待今日才有結果。衞生署奉勸使用化妝品的市民,如果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即時停用,找醫生診治。本報記者昨日走訪多間商舖,暫未發現有此化妝品在港出售。
效果就像吸毒一樣
「就像一盆開水潑到臉上燙傷了的那種感覺,讓人非常痛苦。」湖北武漢40多歲的唐女士,兩年前在一家美容院買了葡萄籽抗敏平撫液晶。美容院聲稱由瑞士入口、全天然成份、具抗敏感及保濕作用。「用後面色很光滑、顏色也出來了。」最近停用幾日後,面部突然浮腫、脫皮。
40多歲的梁女士因停用葡萄籽抗敏平撫液晶化妝品,平時光滑細膩的面部突然變得又紅又腫,布滿紅疹。經醫生診斷,梁女士患上一種特殊皮炎,因長期使用某種類固醇引發。梁女士聯同其他受害者向湖北省衞生廳投訴。當局調查後發現,葡萄籽抗敏平撫液晶是國產貨,由廣州天驥日用化妝品公司生產,該公司持有合法生產牌照,但產品檢驗報告中並無類固醇的資料。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現葡萄籽抗敏平撫液晶除含有性激素外,還有包括地塞米松等7種糖皮質類固醇。
廣州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賴維表示,若長期使用這類化妝品會產生依賴性,「就像吸毒一樣」。他指,地塞米松含有抑制表皮細胞的代謝作用,嚴重的會令皮膚出現變薄、變黑、萎縮。類固醇更會透過皮膚,滲入人體導致骨質疏鬆、胃潰瘍,甚至青光眼等病症。
無證進口列黑名單
本港皮膚科醫生史泰祖表示,過去曾有市民使用來歷不明的化妝品後,皮膚出現問題。他懷疑部份本港有售的化妝品,成份也有處方藥物。他呼籲市民購買化妝品時,多留意產品名稱有沒有抗敏、消炎等字眼,「如果用咗之後,皮膚問題好快改善,就要小心留意有冇藥物成份,要記住化妝品同藥物係兩回事。」
另外,在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公布,莎莎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因經營無證進口化妝品,與其他11家企業被納入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