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存款保障制度(存保制)下周一(9月25日)在港全面推行。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面對市場激烈競爭,相信銀行「無乜機會」將保費轉嫁客戶;但不排除隨着新制出現,可能進一步催化銀行產品設計,作出更多元化的發展或轉變,如調整戶口最低結餘要求,或專為交易成本較低的電子理財客戶,提供不同服務優惠等。
他重申滙豐無意轉嫁保費予客戶,暫時亦看不見該行的整體收費或產品設計,會因此出現大幅轉變。
下周實施明日交代
根據存保計劃,每家持牌銀行將因應金管局評核的監管級別(1至5級),繳交保費,用以支付成立存保計劃目標基金,徵收比率由受保存款額的0.05至0.14%不等。不過條例規定,任何人均不能披露銀行所獲評級或保費水平。存保委員會將於明天舉行記者會介紹詳情。
至於銀行不將保費轉嫁客戶的「蜜月期」維持多久?身兼銀行公會主席的王冬勝表示難以預測,但綜觀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能「一直下去(不轉嫁)」亦不為奇。基於徵費保密及競爭考慮,他說銀行絕不可能因存保制施行,作出關連性的費用增收或息差扣減,但不排除催化銀行業在產品服務(productfeatures)設計上變化。
他說轉變不一定於收費,可能涉及服務的增減或更多分層優惠,如戶口最低結餘要求訂高一些,或對使用自動化渠道如電話理財客戶,提供更多彈性優惠。不過,他認為銀行因存保制承擔的成本增幅,肯定高於所徵收的保費水平。
對於此舉會否導致受保的小存戶(存款10萬元以下),成為銀行不願吸納甚至要「趕走」的對象,他認為利率協議撤銷後的自由化市場下,各銀行的發展策略已很多元化,由分行增減以至客戶群拓展,均按本身定位出發,「小存戶亦有很多銀行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