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病徵被忽視 半數患者四年內惡化<br>前期糖尿病襲壯年港人

沒病徵被忽視 半數患者四年內惡化
前期糖尿病襲壯年港人

【本報訊】本港每10人即有1人患糖尿病,但糖尿病不是老人病,超過五分一患者在40歲前發病,即使僅30多歲壯年,亦有可能患上前期糖尿病,且完全沒有病徵。專家呼籲有家族史、高血壓、高膽固醇的高危人士定期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患病,應嚴格改變生活習慣,否則要服用藥物,才能延遲前期糖尿病惡化為「真正」糖尿病。記者:張嘉雯

香港專科醫生學會副會長盧國榮醫生解釋,身體會把食物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在胰島素協助下進入細胞,提供能量,若身體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或產生抗胰島素現象,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便會提高,導致糖化發炎,破壞血管。
盧國榮指,若情況惡化,身體出現葡萄糖耐量異常或空腹血糖異常,即為前期糖尿病,可以引發大血管併發症,患者一般沒有病徵,但病情會隨年齡增長惡化,異常情況愈來愈嚴重,逐漸演變為早期糖尿病及晚期糖尿病,令血管出現併發症,導致腎衰竭、心臟病、中風,甚至死亡;本港半數患者在四年多內惡化成真正糖尿病。
一個由21個國家聯合進行、涉及5,269名前期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前期糖尿病的患者在服用糖尿病藥物「羅格列酮」,再配合一般飲食及運動建議,病情惡化為糖尿病的風險較服用安慰劑的組別為低,有關研究結果已刊於最新一期《刺針》醫學雜誌。

部份藥物延緩病情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糖尿及內分泌科主管周振中指,羅格列酮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早前本港已有研究指,此藥可以令早期糖尿病逆轉至前期糖尿病。他又指,此藥對肥胖的患者效用更大,但暫時未知患者是否需要長期服用,患者停藥後必須改善生活習慣,否則情況仍會惡化;除了羅格列酮外,甲福明、阿卡波糖等糖尿病藥物亦證實對前期患者有效,但所有藥物均未有註冊作治療前期糖尿病用途。

盧國榮醫生指前期糖尿病患者一般沒有病徵。曾顯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