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挫9% 商品指數25年最差

三周挫9% 商品指數25年最差

商品市場經歷長達4年的大牛市後,近期烏雲蓋頂,CRB商品價格指數過去3星期跌去接近9%,是25年來最黑暗的時期。在對沖基金減持商品期貨好倉下,紐約原油價格瀉至半年低位,黃金價格亦挫見3個月來新低。難怪有分析員警告,商品市場恐怕會步入熊市。

【本報綜合報道】覆蓋19種商品的CRB指數,上周五降至307.05,創下14個月來最低收市水平,自8月25日至今累計滑落8.69%,是1980年12月跌得最慘的3個星期。與5月11日的365.35歷史高峯相比,指數已回吐15.96%。
投資顧問公司FatProphetsUK董事總經理史密斯說,人們開始關注美國將減少對商品的需求,並質疑商品市場大旺的日子快將結束。
曾準確預測商品價格會在5月到頂的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羅奇說,假如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冷卻經濟,紅銅以至鋼鐵和原油等商品的需求勢收縮,價格將承受更大壓力。
過去3星期,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鎳成為其中一個最大輸家,價格其間跌去3900美元(13.27%),挫見每公噸2.55萬美元。LME期銅同期下滑3.84%,見每公噸7270美元(見表)。

鎳價跌13%最慘情

作為商品市場主角之一的原油,其價格也從高峯回落。紐約原油10月期貨上周五曾跌到每桶62.03美元,是3月23日以來最低;收報63.33美元,過去3周累計急瀉9.18美元(12.66%)。
法國興業銀行商品研究部主管拉塞爾認為,市場似乎有意測試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底線,除非油組有動作,否則市場看淡的氣氛將轉濃。PrudentialFinancialDerivatives經紀基爾杜推測,油價將低見60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中國應停止補貼能源和原材料,以糾正價格被扭曲的現象,務求藉此降低能源消耗。
隨着油價下滑,黃金對沖通脹的作用自然減弱。國際現貨金上周五最低見571美元,尾段反彈至579.35美元,惟過去3周仍累積跌去43.20美元(6.94%)。

對沖基金增持銅淡倉

有技術分析員說,金價已跌破200天移動平均線,之下幾個支持位分別在570、560和550美元。
對沖基金「搞風搞雨」,加速商品價格的跌勢。截至上周二,對沖基金持有的期金淨好倉減少14%,期油淨好倉下跌22%,而期銅淨淡倉則增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