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大跌市後,環球股市反覆向好,但波動顯然增加,筆者投資以穩守突擊為主,有些散戶卻無懼跌勢,積極入市,令人擔心。更令人擔心的是,大部份散戶都是道聽塗說,願意「先買入,後研究」的已經算不錯。
有些散戶在投資基金方面也是如此。先問問讀者們,您們對環球股票基金有何看法?投資分散和回報穩定?其實,實際情況未必如此,即使同屬一類別基金,回報和風險也可以有極大差異。以環球股票基金為例,該類基金一般會投資於最少3個地區,每隻環球股票基金也有其特別看好和看淡的國家/地區或行業,不同國家的投資比重將為我們帶來不同的回報。讀者們可看看基金每月報告,了解其投資地區比重以及十大持股情況。
美股未必穩當
近年不少環球股票基金也有涉足新興股票市場,對投資初哥來說,這些股票為他們提供了漂亮的投資回報。在1999年,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便曾攀升64%,與此同時,新興市場股票亦讓投資組合變得更加分散,因為該些股票與已發展國家股票的關連性不高。當然,新興市場也有大幅下挫的時候,以1998年6月為例,MSCI新興市場指數便經歷一次大跌市,在6個月內指數下跌了19%。
那麼,讀者們看到一隻環球基金有近7成資產投資於美國市場,又是否代表它的表現會相當穩定呢?答案也是「未必如此」。單看基金在投資地區方面的比重是不足夠的,再深入一點的就是看該基金所投資的行業分布,就如上述例子,倘若該基金有7成資產投資於美國市場,其中一半是投資於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又或有一半是投資於科技相關的股票時,這又是另一回事。讀者可以預期這隻基金的投資策略積極進取,倘若它押注成功,回報將會相當可觀,但其間基金走勢的波動也不會小。
滙價影響回報
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也是影響基金回報和風險的重要因素,當中亦牽涉到股票規模的問題。如果基金的升升跌跌讓您感到不適,那麼,強調投資於小型企業的基金便不是您的最佳選擇。選擇環球股票基金時還要留意的是其外滙對沖策略,當基金投資於海外企業時,他們實際上也是投資於外滙當中,所以一隻股票的回報是由兩個因素所組成的,一是股票自己的表現,二是滙價表現。舉例說,假如您買了一隻日本股票,該股票上升10%,但日圓兌美元卻下跌了15%,對美元投資者來說,這項投資是虧本的,因為貨幣跌幅已蓋過了股票上升回報。又假如日圓兌美元上升10%,那麼,您的投資便取得雙倍回報。
部份環球股票基金會透過對沖來減低滙價變動對基金的影響,在上述例子中,基金經理可透過「沽日圓,買美元」的方法來對沖滙價風險,有部份環球股票亦會對外滙作積極部署。投資前應了解基金對滙價所採取的策略,再去決定該基金是否您的最佳選擇。
莫健歡 常務董事
凱萬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