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也許發現,曼聯7號別具意義,象徵着一個帶領球會前進的軸心人物,其實利物浦又何嘗不是呢?
年輕球迷可能不知道基瑾曾在70年代風靡一時,此名前鋒殺手在紅軍闖出名堂,與球會雙雙步上史上其中一個高峯,並掀起紅軍的「7號傳統」。基瑾離開後,紅軍以65萬歐元轉會費紀錄,從些路廸羅致7號繼承人杜格利殊,後者輕易延續球會輝煌成就,更在球會度過13年光景。
杜格利殊最顯赫
當杜格利殊漸從球場退隱、轉當領隊兼球員時,英格蘭90年代其中一名最有過關斬將能力的球員比士利,由紐卡素加盟紅軍,並與陣內的隊友班尼斯及侯頓等好波之人,繼續橫掃國內聯賽及盃賽錦標。而接替比士利7號球衣的,就是近代球迷較熟識的麥馬拿文;此子雖未能獨力打破「紅魔」早期的壟斷,但他畢竟令球隊的悅目傳統保持下去。
然而,法籍領隊侯利亞空降晏菲路後,也象徵「紅軍7號」末日--他把球衣贈送給愛將史米沙。史米沙雖為前屆歐冠盃冠軍功臣,但他效力球隊6季間未曾擺脫傷患,水準飄忽。早在03年,7號早已「易手」,由澳洲翼鋒基維爾承接;不用多說,這「易手」未能成功,並悄悄讓「紅軍7號」放進了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