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嶼山富東邨一單位昨凌晨上演一幕火爆母子互毆血案。母親疑不滿15歲兒子夜歸加以斥責,雙方口角繼而動武,母親更疑以摺櫈作武器,結果兩母子同告受傷兼惹上官非,送院治療後被拘捕。社工提醒父母在規管年幼子女生活方式時,應利用「雙方協議模式」,令子女有發言權感到被尊重,可減少雙方衝突機會。
母子互毆現場為富東邨東埔樓一單位,女戶主姓文(33歲),育有一對姓周兒子分別叫阿賓(16歲)及阿洋(15歲)。昨凌晨零時許,幼子阿洋返回住所時,疑因夜歸問題被母親責罵。
少年重視自主權
現場消息稱,兩母子為夜歸問題激烈爭執,初則口角繼而互相推撞大打出手。其間有人情緒激動失控,拾起一張摺櫈作武器襲擊兒子,兒子頭部險被打中,並用手擋格反擊。兩人打鬥時,長子阿賓勸阻無果報警求助,警員趕至發現母親鼻部受傷流血,兒子右手亦受傷,將兩人送院治療。母親須留醫,情況穩定,警方調查後指兩母子疑涉及「傷人案」將他們拘捕。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總監司徒漢明表示,父母在規管年幼子女生活方式問題上,雙方由於經驗及價值觀不同,加上現代青少年重視本身的自主權,衝突可說無可避免。
「利用雙方協議方式定出子女生活模式,例如晚上最遲回家時間等等,令兒女有發言權及覺得被尊重,達至的效果肯定會較強權規管為好。」司徒提醒家長,與子女爭拗時,切忌將責罵變成辱罵傷害子女的自尊心,同時要盡量控制本身情緒,千萬不可以動粗令雙方關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