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藝術 - 梁建楓(香港管弦樂團第一副團長)

社會與藝術 - 梁建楓(香港管弦樂團第一副團長)

我和台灣的藝文朋友聊到台北近日的倒扁示威,可以看到當一個地方政局不穩,除了對各方面的影響外,對文化藝術尤其嚴重。台北的表演藝術中心,國家音樂廳和國家戲劇院,就在總統府的斜對面,相距不過五分鐘,所有海外及本地豐富多樣的文化節目,把每天的檔期塞得密密麻麻。倒扁的人群在它的斜對面一直延伸到它前面,想聽音樂會的人都為了避開那裏的人群和噪音而敬而遠之。更誇張的是,不少參加示威的人在抵受日曬雨淋後,幹脆買張音樂會的門票,在音樂會裏吹吹冷氣和睡個覺,打呼嚕的聲響還比音樂演奏更大和突出。最可憐的,是那些音樂家和主辦機構,因為票房不濟而賠錢,音樂家們又得不到應有的掌聲和肯定,在整個大環境的因素下,又不能怪罪任何人。

在一個繁榮安定和健康的社會裏,文化藝術才會得到展現的空間和被欣賞及肯定。我記得在沙士病毒肆虐香港的期間,所有藝文活動都停了兩個月,在那期間香港管弦樂團在文化中心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台上的樂師比台下的觀眾還多,從台上望下去,是一張張望不到的臉孔,個個帶着口罩、寥寥無幾的人頭。我現在也疑惑,伊拉克、敍利亞和阿富汗的藝術家們,在那如此動蕩不安的社會裏,他們的展現空間會有多少?
很多藝術家們所努力的方向、奮鬥的目標,其實都是為了個人的理想,和對藝術的追求及執着。因此,只要達到自己的抱負和期待,還是很有滿足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