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器官捐贈數目一直處於低水平,過去15年瑪麗醫院只進行了約500宗肝移植手術,當中只有三成八屬屍肝移植,其餘病人在屍肝捐贈嚴重缺乏下,需由親友冒生命危險捐肝,或在等候期間死亡。現時本港仍有130多人正等候換肝,徘徊在生死邊緣,肝移植專家及病人組織均呼籲市民死後捐肝,或將逝世的親人肝臟捐出,遺愛人間。 記者:陳沛冰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肝移植及肝膽胰主管范上達表示,港人死後捐肝數目十分低,每100萬人中只有3人捐屍肝,較美國及西班牙每100萬人中分別有20及33人捐屍肝,情況十分不理想。91至今年8月,瑪麗醫院進行了516宗換肝手術,當中只有三成八屬屍肝移植;其餘病人由親友捐出活肝移植,或到內地換肝,但平均有兩成半至五成病人在內地換肝後出現併發症。他又指,其他人則不幸在輪候期間死亡,單是過去兩年多,已有近100人在等候換肝期間逝世。
因迷信不願捐肝
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於今年6月訪問了超過600人,了解市民不願死後捐肝的原因,發現有三成三人受迷信影響,六成六人怕家人或其他人反對。該會亦調查市民不肯捐出逝世家人肝臟的原因,發現有四成八人怕其他人反對,其餘因迷信及不了解家人意願等。范上達表示,希望市民能摒除舊觀念,捐肝救人。
46歲的許培道03年證實因乙型肝炎引致肝衰竭,急需換肝手術,因等不到屍肝,故接受姪兒捐出的肝臟,但移植後卻出現血管閉塞,令手術失敗,需再換肝才能續命。幸好當時剛好遇到適合的屍肝移植,雖然之後13天內又進行了5次手術,但終可康復。歲半的呂珈晞患先天性膽管閉塞,必須換肝,但輪候了約半年仍沒有合適的屍肝,父母又因血型不適合及脂肪肝而不能捐肝給他,最後靠姨母捐肝才活過來。
但41歲的金小姐則沒那麼幸運,她四年前因乙型肝炎病發導致內出血,急需換肝保命,但至今仍沒有合適屍肝,而她的家人又在內地,連獲近親活肝移植的機會也沒有,全身因患肝病變得黑黃的她,惟有希望多些人願意死後捐肝,讓她有一絲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