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炳沛 文華酒店行政副經理
休業大裝修的文華酒店將於本月28日重開,中環人復有一個好去處,會有甚麼驚喜且拭目以待。對於在文華工作了33年的老臣子黎炳沛,新酒店肯定是一個新的期待。
我不是富家子弟,小時到大酒店機會不多,只記得一次,父親帶我到半島大堂「歎茶」,才初次見識頂級大酒店氣派。我1973年加入文華酒店,沒想過一做就是33年。
在文華初期,連基本英語都不懂,負責在大堂為客人搬運行李,為了保持酒店形象,在大堂不能用行李車,每次有客人抵達,我都要親手搬行李,每件少說也近30公斤,一手一件是基本要求。
那時我已經年過三十,自知不可再蹉跎歲月,所以一有空閒,就站在大堂櫃位旁,偷聽接待員與客人的對話,同事說「WhatcanIdoforyouSir?」我完全不知道是甚麼意思,但仍暗地裏跟他念一遍,再用中文記下讀音,有機會才找同事問個明白。大概憑這份上進心,3個月後我升任行李管事。
‧‧‧‧‧‧‧‧‧‧
這些年來,我做過大堂、餐飲、宴會等部門,全都是直接待客的服務,接觸過的達官貴人多不勝數,當中不少更是代代相傳的老主顧。像賭王何鴻燊家族,當年一客凱撒沙律賣20元,他給小費200;九巴雷氏家族,由阿爺一代,到子孫設宴,都是由我接待。我不單止熟悉他們的個人喜惡,甚至家族圖譜,生日日期,都記得一清二楚。
在眾多客人當中,最特別的一個是在文華住足42年的一位英國人,他已80歲,去年底酒店閉門裝修,他寧願返英也不到其他酒店暫住,待重開之時,方再度歸來。另一個長情客來自印尼,每次到港都一定入住文華,次數超過480次,每個月至少會見他一次,見面機會比親人更多。
多年相處,人心肉做,我與有些客人之間的關係,已經變成朋友,他們甚至連家事也與我傾訴,許多客人每次到港,都會帶份手信給我,家中2,000多條領帶,大部份是他們所贈;有個開礦場的老主顧,更特地用不同的礦石,嵌成小動物,每次來港都送我一款。
‧‧‧‧‧‧‧‧‧‧
文華這數十年以來,不斷地變,由以往的英式貴族,變成現代化高科技,對我而言,外表硬件如何變換,並不重要,反而這數十年來,與客人之間的情誼,才令我感受至深。
3年前,我證實患了淋巴癌,一班經常光顧文華的太太們,當中包括唐媽媽尤淑圻,知我孤家寡人,獨居兼要做化療,竟然自發組織起來,每日為我準備好三餐,天天給我煲抗癌湯水,分派傭人幫我打掃家居,定期接送我到醫院診治。其中一個太太,送每瓶4,000元的雲芝給我,數年來從沒有間斷過,每次出埠外遊前,更會特意多送一些,深怕我食完缺貨。
遠在英國的集團主席,在我養病期間,吩咐人送來果籃。在文華多年,自問見過不少大場面,但那次收到的果籃,巨型得橫豎也入不了大門,做完化療的我,惟有在門口,逐少逐少將水果搬入屋,雖則體力不足,但還是邊搬邊笑個不停。
記者 丹琍
攝影 曾顯華
逢周六、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