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供樓初哥98%患焦慮症

內地供樓初哥98%患焦慮症

自取消福利分房後,內地與香港一樣,貸款買樓已成社會主流。在眾多貸款供樓人士中,八成屬大學或博士畢業,高學歷卻無經濟實力的年輕人。近八成人的貸款額更高達4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在巨大的還款壓力下,該批社會初哥竟有98%患上精神焦慮症,情況令人擔憂。

「如果是過去,女朋友說分手可能真的會分手,但現在一想到分開後自己每個月要供3,000元房貸,肯定承受不了。」北京年輕人曉樂,碩士畢業後進入IT行業,在事業、愛情兩得意之際,近期他決定和女友置愛巢,買了一個套房,月供3,000元。

80%業主年齡不足25歲

曉樂指他與女友兩人每月收入共8,000元,應付供款原本相當輕鬆。不過就在這時,他父親突然生病,使其開支突然暴漲,生活、還款壓力突然全部放在他身上,使他覺得相當吃力︰「我經常覺得胸悶、做噩夢、怕失去女友、失去現在生活。」
經醫生診斷,曉樂患上精神焦慮症。像他這樣的人,在北京竟相當普遍。北京博愛心理諮詢中心博士孫欲曉指︰「去年6月到現在,光我處理因單一房貸問題引發心理疾病的個案就有60個,佔總人數的10%,這是以前沒有的現象。」
有關調查亦顯示,在4,366名被訪者中,80%業主年齡在20歲至25歲之間。當中需要貸款40萬元以上的人數高達3,367人,佔總人數77%,而還款期更長達20至30年不等。因供樓而患上精神焦慮症的患者,則經常面對失眠、心情抑鬱、脾氣暴躁、焦慮等問題。

「無房不婚」觀念普遍

孫欲曉指,年輕業主大部份剛畢業,還未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加上他們全屬獨生子女,未經歷過任何波折,一旦遇到問題時便會不知所措︰「沒有這個經濟能力和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面對風險時其心理就容易處於疾病狀態。」孫欲曉又指,「無房不婚」的傳統觀念,亦促使許多年輕人盲目追求貴價樓,忽視個人經濟能力,而導致心理出現問題的因素。
北京《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