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裏舊巷交錯,河道縱橫,走幾步就有一道古舊的小石橋橫着,站在橋上兩頭張望,水鄉人家,挑着酒旗,白牆黑瓦倒映在水光波影中,楊柳掩映,如詩如畫。
從人丁興旺的大馬路轉進民居小巷,濕潤的石板路上,飄着煤球爐生出來的白煙。菜販推着板車,載着各式新鮮蔬菜沿街叫賣,房子裏的老太太們走出來,圍在板車邊挑挑揀揀。見遊客舉起相機,都停下手,張着無牙的嘴巴,瞪起眼看着。
煤球爐的白煙在潮濕的空氣中像霧氣一樣飄散,那股久違的煤氣味,令我想起童年黃梅天的上海。
沿街房子的大門或全開或半掩,往裏看去,可見院子裏人們正在為生活忙碌,有的切洗瓜菜,有的為花盆添泥。
大門上,釘了一個個牛奶箱子,小小一個,可裝兩瓶牛奶。箱子上有乳品公司的招牌,還有服務口號,寫着「送奶上門」。在一扇殘舊的木門上,留着兩條年代久遠的標語,下面釘着三個嶄新的牛奶箱。標語是「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像橫批一樣的,就是醒目的「送奶上門」。
臨水而建的房子,水光都映進人家窗戶裏去,一隻剛剛刷完的馬桶,倒盡轟轟烈烈的內容,靜靜呆在巷尾,河水在它面前流淌。隨手給它拍了一張照片,題了一句:「寂寞馬桶,深巷鎖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