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認清要求才入市

英之見:認清要求才入市

中銀香港(2388)除息後再創新高,是近期藍籌股之中的明星股。早前有個別證券行的研究報告,嫌前景一般估值又貴,並不看好。筆者並不是想以短期成敗論英雄,股價表現其實是一個最易出錯的客觀衡量指標,自己去年看淡聯想(992),直至今天立場還是一樣,當時股價卻要再升3成才逆轉。不過中銀香港的例子中,可以反映不同的投資者要求有分別,所以閱讀報告的時候要留意這一點。
嚴格而言,分析員的理據並沒有錯,中銀香港的核心業務是在香港,要在這個成熟市場追求高增長的機會不高,但對很多保守的投資者而言,他們不用中銀香港有高增長,只要公司有能力維持盈利在相若水平,一直派發高息,便已經心滿意足。做到這樣簡單的一點,他們願意付出18元的價錢也不出奇。

保守進取策略不同

同一項投資產品,對不同人的吸引力是有分別,積極進取的話,對中銀香港並不會有特別感覺,上升空間有限,業務並無爆炸力,研究報告的結論會相當啱聽。
社會中有各式各樣的投資者,而股票的市價,是透過市場公開競投而得出來,在中銀香港的例子中,很明顯是保守派獲勝。
作為投資者,最好是先界定自己的要求,到底想積極進取求發達,抑或保守收息求穩陣,又或者在兩者之間找個平衡。但其實不一定要有立場,可以作為一個機會主義者,當保守派力量強大,也搭他們的順風車,例如今次中銀香港的重估升浪之中,不少人炒窩輪也賺個不亦樂乎。
進取的投資者看增長,保守的投資者看盈利的穩健性及派息。明白一隻股票的銷售對象,才可以對號入座,揀合適的估值標準來分析,所以股票分析是隨機應變的一回事,不能一本通書看到老。
要記着市場永遠是對的,永遠要從自己的失誤中學習。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中銀香港(238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