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總理溫家寶出訪歐洲,到芬蘭出席第六屆「亞歐峯會」,雙方開始談判新的中歐合作框架協議、加強雙邊貿易關係,並商討撤銷對華武器禁售等問題。但溫總剛踏足歐洲,新華社就突然宣布,外國通訊社必須透過新華社才能向中國客戶提供訊息服務。
消息在歐美引起軒然大波,外國傳媒猛烈抨擊北京破壞新聞自由。而溫家寶的行程也受此問題困擾,遭歐盟官員圍攻,要不斷解釋,白白浪費難得的機會,向歐洲公眾解釋中國的和平崛起。
官方新華社本月十日突然公布「外國通訊社在中國境內發布新聞資訊管理辦法」,規定所有外國通訊社從即日起,必須透過新華社,方可向中國訂戶發放訊息,否則會受到重罰;而新華社在轉發相關的訊息時,有權刪除那些有損中國國家主權、破壞中國統一、不利社會穩定、鼓吹法輪功或邪教等「有害內容」。換言之,外國通訊社只能透過新華社向中國客戶發放訊息,而他們在中國採訪的消息,只要不是直接供應給中國境內客戶,則不受影響。
歐美齊聲反對
新華社辯稱,此舉是要「促進新聞資訊健康、有序傳播」,並保障國家安全。但是,這個公布在國際社會引發極大震撼。紐約的保護記者委員會立即發表聲明說:「在北京奧運會不到兩年就要舉行之際……中國政府企圖管制在中國境內的資訊流通,作為收緊財經和政治的控制。」
歐盟委員會首席發言人萊滕貝格爾也對此極表關注。他指出,上周六中歐峯會,歐盟曾就中國的言論自由問題,與溫家寶討論過,下月在北京舉行的人權會議上,歐盟將與中國就事件進行討論。他說:「我們強烈反對這種新監管措施。」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凱西也在簡報會上說:新聞自由是基本人權,中國憲法也承認這項權利,美國當然反對任何限制新聞自由的措施,並對此表示關注。
破壞新聞自由
結果,剛巧正在歐洲訪問的溫家寶,立即成為歐洲輿論的眾矢之的,受到歐盟成員國及傳媒的責難。甚至在英國出席英中貿易協會這個「友好團體」的晚宴時,也有商界人士在提問時,當面指新華社此舉會影響企業獲取的訊息。
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地傳媒,紛紛指摘北京當局破壞新聞自由,令溫家寶訪歐的行程,以及新的中歐合作框架協定談判、撤銷對華武器禁售等問題,蒙上陰影,亦難免令歐洲民眾對溫家寶這個中國的國家代表,因此事而有負面的看法。這是黑狗偷食,白狗當災,溫家寶可說替新華社嚥下這隻「死貓」。事實上,新華社在這個新規定上拿到很多好處,除了收取巨額「獨家代理費」外,更可抑制外國通訊社在中國的急速擴張,保住自己的生存空間。
保住既得利益
當然,歐美國家反應如此激烈,也不全是因為新聞自由,而是牽涉到中國這個龐大訊息市場的競爭,新華社並將收取高額仲介費。除了進行訊息內容審查,新華社的根本目的就是以行政命令打壓對手,阻撓外國通訊社發展中國的業務。這完全是不公平的競爭,藉此令新華社保住壟斷地位。
事實上,近年外國通訊社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很快,無論是經濟金融訊息、財經分析,還是體育消息、國際新聞、圖片等,在中國都愈來愈受歡迎。相反,新華社雖擁有官方法定地位,但包袱很多,道德、政治的顧慮很多,而國營企業常見的制度僵化等問題,更是根深柢固。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華社逐漸被邊緣化。更重要的是,兩年後北京奧運會蘊藏巨大商機,新華社必須未雨綢繆,盡早訂定應變措施。這就是新華社獲國務院授權,本月十日急急推出這個管理外國通訊社的新規定的原因,而有了這個規定,新華社也就有了節制外國通訊社的「尚方寶劍」。